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诊脉方法|中医脉诊学

诊脉方法|中医脉诊学

时间:2020-04-30 11:15:43

相关推荐

诊脉方法|中医脉诊学

(一)治神

神是医者的理性认识能力,中医学对此非常重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指出:“针有悬 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将治神置于习医的首要位置上。习医尚且如此,脉诊亦不能例外。

知识可分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两类,而言传知识又须通过意会才能理解。神是理性认 识能力,自然也属于意会知识,因此有时难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对此陈士铎曾深有感触地说?? “心可意会,非笔墨能绘画耳。”而脉诊又是认识的回归过程,即是在已形成的理性认识指导下 的诊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性认识的能力,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李延罡《脉诀汇辨》 曰:“指下妙处、在意不在象。”徐春甫亦曰以言传之者,亦下学之事耳,上达者,以神领,以心 悟,而后得其妙焉。”这些意会,神领,心悟所要达到的正是《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所描绘的 “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那样, 透过复杂纷纭的客观现象而抓住其本质的得神状态。这也正是脉诊之精髓所在,所以李东垣 云按其脉知其病,谓之神。”然而,在谈到脉诊之难时,人们常引诵王叔和“在心易了,指下难 名”之句,似乎脉诊之难在指下而不在心中。殊不知王氏之语,恰恰是对那些轻视治神者的描讽、假若心中早有按脉知病之神,何需发指下难名之叹。

脉诊之治神有以下四个内容:

1.积神于心

《黄帝内经》曰:“积神于心,以知往今。”积神于心的过程就是脉诊的学习过程,神不是一朝 一夕便能轻易获得的,诚如李东垣所说的:“夫诊候之道,医者之难精也,若非灯下苦辛,勤于记 诵,参师访友,昼夜不遑,造次巅沛、寤寐俯仰,存心于此,安能知神圣之妙哉! ”然而神亦不是可 望不可及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欲求神理,需从谙熟迹象人手,反复诵读揣摸,逐步由浅人深, 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领悟。笔墨言语所表达的东西尽管浅近,但确是学者登堂入室之阶梯, 不经此处攀登,绝难获得神理,正如费伯雄所云:“此在平日讲求精切,阅历既多,指下之妙得之 于心

如何学好脉诊,前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韩氏医通》早就提出了模型教学 法,其方法是“初学切脉,覆药罗,画三部于绢上,教者衬以琴验弦,以小粟验滑,以刮竹验涩、以 截葱管验芤,以败絮验濡,任意手法,令学者轻重按之,消息寻取,久久自真”。总之,实践是神 产生的基础,只有痛下苦功,刻意精研,反复练习,心中之神自然会逐渐增多,总有一日像《诊家 正眼》所说的:“博极而灵,自启思极,而鬼神将通,则三指有隔垣之照,二竖无裔肓之遁矣。”

凡调神者,当首先积神。

2.诊有大方

古人早已注意到,心神的状态与医者的举止仪态有密切的关系,后者常常是前者的自然流 露,相反讲究举止,注意仪态也可以收到修养情操,陶冶神思的效果。因此,医者在诊脉以及整 个医事活动中都应注意调整自己的举止仪态。《黄帝内经》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是以诊有 大方,起坐有常,出人以行,以转神明。”张景岳在《类经》中进一步解释说坐起有常则举动不 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将举止从容,仪态庄重做为诊 者首先需要修养的内容,其目的则在于通过此而正心,心正于内,神才能既积于中又转于外。 因此,讲究举止仪态是调神重要内容。

所谓正心,就是医德的培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时时以治病救人为念,并体现在自 己的一举一动之中。张景岳在《类经》中又说医以活人为心,其于出入之时,念念皆真,无一 不敬,则德能动天,诚能格心,故可以转运而周旋,而无往弗神矣。”医生以整个社会为服务对 象、要做到不企慕权贵,不轻贱贫苦,不计较名利,是医德的基本要求,正如《脉诀汇辨》所说的: “以先圣之道为重,谁毁谁誉,不屈不昂,去留之心洒然,得失之念不起,意思从容。”区区数语, 使医生的风范跃然纸上,如在目前。相反,如果不注意医德的修养,其举止仪态必如李东垣所 斥责的那样:“轻谈言笑,乱说是非,左右瞻望,举止忽略,此庸医也。”如此,根本谈不上诊好脉,

更不用说心神之转运通达了。

另外,医德不是空泛的,它与医者的学识才干相辅相成。而庸医绝不会具有大医的仪止。

退一步讲,医者的举动神态常常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何希时指出“切 脉之际,有人不觉而皱眉咋舌,此均大不可,病人常望医生之颜色,而为忧喜者也。”所以,即使 仅仅是为了避免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医者亦应检点自己的举止仪态。

总之,今日的医生,应当以孙思邈《千金要方》所描绘的“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 汪,不皎不昧”的仪态为楷模,而调神应诊。

3.虚静为保

《黄帝内经》说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是说虚与静是切诊的重要法则。

虚,是医者的心要虚。学习时,心要虚,虚乃能容,心虚方可积神。切脉时亦要心虚,即不 可先存一丝成见,诚如张登《诊宗三昧》所云:“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古人常把心比喻为镜子,一面平整而光洁的镜子才可以真实地、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医 者的心也应如此。吴鞠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在《温病条辨》中强调:医者之心“非如鉴之空, 一尘不染,如衡之平,毫无倚着,不能暗合妙道”。因此医者在临诊之际,切不可存有一丝成见, 不可使思想带有倾向性。因为,这都属于主观意识对正确认识所产生的干扰,极大地妨碍了对 脉象的体察。这种主观意识的干扰在初学者身上常常表现得比较明显,丹波元简指出:“初学 切脉之际,心以为弦则如弦,既以为紧则如紧,除浮沉大小滑涩之外,皆为尔。”而其原因是“心 预有所期也”。克服的办法是“洗尽胸中所蓄,寓孔神于三指头,自然得矣”。

其实,不仅初学者如此,即使是年资已高的医生,或因满足于已有的经验,或因不慎,也常 常为成见所干扰。所以,只有切实做到虚心应诊,才能得脉中之精妙。

静,有两个方面:一是诊脉的环境要安静。环境的噪杂会对诊者的心神产生干扰,如王燕 昌《王氏医存》所说的:“多言乱语,器物丁东,其三指虽在病腕,而眼耳鼻口俱随心游于别所 矣。”这也是林之翰《四诊抉微》所说的“意逐物移,念随事乱”,如此是难以很好地进行诊脉的, 即使勉强应诊,也多成为虚设之形式。因此,环境的安宁静寂是诊脉的重要条件。二是医者之 心要静。虽然环境的安静与否对心神有很大影响,然而在内外两者之中,心神能否安静、能否 排除外界之干扰则又是根本。正如张景岳所分析的那样:“精神不能专一者,以中无主而杂合 也。志意不分条理者,以心不明而纷乱也。外内相失者,以彼我之神不交、心手之应不用也。” 所以,即使在十分安静的环境中诊脉,如果医者之心不静,则依然会出现纷乱杂合,不分条理的 现象。而医者之心能否安静又与医德及学识有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诊者还必须使自己的 精神高度地集中在脉诊之上,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告诫我们有志于切脉者,必先凝神不 分,如学射者先学不瞬,自为深造。”因此,使神聚而不分散,心静而不纷乱,是切脉调神的基 本功。

总之,虚与静是调神时相辅相成的重要手段,诊者当如费伯雄《医醇剩义》所说的那样:“临 诊时,虚心静气,虚则能精,静则能细,以心之灵通于指端,指到心到会悟参观。”

4.调息

古人常以自己的呼吸节律为标准,以衡量患者脉动的至数,这又称之为调息。但是,调息 的作用并非止于此,因为,稍有经验的医生,不待数息即可判断患者脉动的迟数。调息的另-

个重要作用是调神。

李梃《医学人门》将调息列入诊脉七法之中,其曰“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虑,无私虑 也;三匀呼吸,定其气也?: ? ? ?. ”认为静心,忘虑,调息是诊脉七法中相互关连的三个步骤,这的确 是切诊的经验之谈,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人们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以及劳动之 后,呼吸往往变得急促不宁,非张口喘呼不能接续,此时心神亦随之而浮越不宁,医者若在此等 情况下诊脉,其神如何能达于指端?正如王燕昌《王氏医存》所批评的?? “若值一切劳力、动心、 搔神、扰气之烦,而乃顿使诊脉,岂可得哉! ”所以,凡遇上述各种情况,首先应凝神内视,调节呼 吸,待呼吸变为匀细绵长之鼻息时,心神亦会随之而安宁,此时再下指诊脉,方可收心手相应之 效。无怪《南阳活人书》将调息做为诊脉必要法则提出,其曰:“凡诊脉,以气息平定方下指。” 诊脉者,切不可忽略。

总之,积神、正身、虚静、调息是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诊脉要求

诊脉除调神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需要切实遵 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

1.体位

这主要是对患者就诊时的体位要求。患者一般正坐在医生的对面或侧面,前臂向前伸平, 手心向上,腕部大致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将手表、手镯等物摘去,将过紧的袖口打开。手腕 下放一松软的布枕,使腕部松弛自然,手掌手指自然放松。这样,气血运行流畅,可以真实地反 映患者的脉象。

患者若必须采取卧位时,亦应尽管使其平卧,将上臂向左右平伸,手腕手掌手指自然放松, 手腕下亦可放一布枕。最好不要侧卧,因为侧卧时,在下面的手臂被压,可以影响血脉的正常 运行,使原有脉象受到干扰。也不要扭转、抬举或低垂上臂,因为这样的话,也会影响气血的运 行,而产生与疾病无关的变化。对此《王氏医存》有较详细的论述,其曰:“病者侧卧,则在下之 臂被压,而脉不能行;若覆其手,则腕扭而脉行不利;若低其手,则血下注而脉滞;若举其手,则 气上窜而脉弛;若身覆,则气压而脉困;身若动,则气扰而脉忙。故病轻者,宜正坐,直腕、仰掌; 病重者,宜正卧、直腕、仰掌,乃可诊脉。”

临床常见一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关节僵直,屈伸不便,或者呈强迫体位状态,致使不 能正坐,正卧,手臂不能平伸,或手心不能向上。此时,不能强求体位姿势之正确,诊者应变通 指法,努力排除各种干扰,以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患者的真实脉象。

有些医家则提出:如遇病情危重,正气衰微,而脉微欲绝之时,可以采用“覆手诊”法,即:使 患者手心向下,而医者挽手取脉。如朱丹溪曰:“凡看脉如得恶脉,当覆手取。如与正取同,乃 元气绝,必难治矣;如与正取不同,乃阴阳错综未必死。”这是一种正取与覆取对比的诊法,是诊 者对患者的脉象采取审慎态度的表现,唯恐错误诊断,贻误病情。有些医家则认为:“覆手诊” 仅可用于脉伏之时,如《脉诀刊误》云:“南北二政之岁,三阴司天在泉,尺寸或有不应者,反其诊 则应矣。不应者,脉沉不应诊也,覆病人手诊之,则脉见也。沉者为浮,细者为大。除此外,无 覆手诊。”其实,人之腕臂之肌肉、皮肤、血管,具有一定的张力,气血被约束在一定的通道之中, 所谓“雍遏营气令无所避”。在一般情况之下,其张力并不会随手腕之俯仰而变化。《刊误》所 云之沉为浮,细为大的现象,恐怕极难出现。即使是朱丹溪,他也认为,若是元气竭绝,无论仰 手覆手,脉微欲绝的现象,是不会变化的。如果出现这样的变化,则可能是有各种干扰因素存 在,绝对不会是患者病情所导致。

当然,对于“覆手诊”亦有不同的理解,如周学海则认为:覆手当为反仰手。其曰此所谓 伏,非真伏也,乃沉之极也。凡诊脉皆仰置其手,反仰,谓将腕高枕,而手掌反折垂下,于是筋脉 为之牵引绷急、而挺起矣,故沉者亦外见而可诊也。”无论是覆手诊与反仰手诊,均为脉沉伏、微 弱之时,使患者采用一种特殊体位的诊法。前者欲借地心之引力,使脉搏变得显见一些;后者 则期望牵动沉伏之脉,使之挺起而易诊。是否具有实用价值,难以一言而定,录之以备参考。

2.时间

诊脉的时间以清晨最佳。《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 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诚如其所言,清晨之时,人体内外 环境均处于平静状态,无情绪,动作、饮食等扰动,阴阳和顺。脉搏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不致被 掩盖,况且,阳气为抗病之主,此时,若有邪气干扰最易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阳气初生诊脉 最佳。

然而,能于平旦之时就诊的患者很少,医者在平旦时能为诊视者更少。加之,若医者不能 亲临诊视,而使患者到医生处就诊,其血气必然已被扰动,虽可在平旦之时就诊,但也失去了平 旦诊脉的意义。况且,有些是突然发病的患者,有些是病情突然变化,此时,一刻千金不容等待 平旦诊视。陈无择早就指出仓卒病生,岂待平旦!”李东垣亦曰若遇仓卒病患,不拘此论。” 所以,对多数患者而言,不能刻板地要求于平旦诊脉。况且,《内经》所谓的“常”字在古汉语中 与“尚”字属偕音通假,是最好、最佳的含义,不可作为规律而言。

平旦这个时辰,虽然可以不必拘泥,但《内经》所提出的原则,却必须加以遵循。因为,脉搏 的跳动,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为了使患者的脉搏正确地反映其疾病的内在变化,必须 努力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如劳动、运动等形体扰动之后,必须完全平静下来,才能进行诊脉,即 使是未作任何剧烈运动,仅仅是前来就医这样的运动,也须要静坐片刻,待气息平定,再予诊 视。正如李洁所云乘车走马,必待宁息,方与诊视。”

又如饮食之后,亦不可立即诊脉,因为,食人于阴而长气于阳,食后可使脉搏出异常搏动、 使病脉得到掩盖。王燕昌在讲到饮食对脉搏的影响时说:“当其变时,则脉亦忽数忽迟而不定, 皆饮食不节之咎也。此特迫以致之,原非病脉本象,比及时过则不复然矣,时未过而诊其脉,苟 不知察,认为病象,其误非浅。”所以,一般情况下,食毕一两小时之后再行诊脉。另外,酒性懔 焊,易于鼓动气血,乱人神识,饮酒之后更不可进行诊脉。李洁曰:“是以人醉莫与诊视,自醉莫 诊视他人。”可见酒是诊脉的一大禁忌。

情绪波动,劳心耗神,脉搏也会出现一时性的变化,这时也应平心静气地休息片刻,待思绪 平定后再进行诊脉。当然,大惊卒恐则气乱、气下,忧思日久则气结、气耗,已成为阴阳错综之 病态,则不在此例。

至于诊者本身,由于连续用指,曲运神思也可影响诊脉的效果。一则手指气血充盛,感觉 随之发生变化;二则心血耗伤,心神浮越,难以虚心静气。所以,亦应休息片刻、再进行诊脉。

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从《内经》诊以平旦这个原则中引伸出来的,也就是汪宏所云:“触类 引申、难逾厥旨。”只要诊者认真遵循这些原则,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诊脉。

3.诊满五十动

古人认为,气血一昼夜可运行五十周,而诊脉时至少要候五十动。《灵枢?根结篇》曰:“持 其寸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按照古代的说法,气血一昼夜运行五十周,一昼夜分为百刻。因此,运行一周则需两刻,合 今日1728秒。而脉动五十至,所需时间不到60秒。两者之间的差说明,五十动之间,气血并 不能周遍五脏。由此可知:候五十动以知五脏气,不过是一个比喻而已,其真正的用意,在于告 诫人们,切脉之时不可草率从事,要有足够的时间,以进行认真的诊查。张仲景在批评庸医不 负责任的态度时,曾尖锐地指出:“相对斯须,便处汤药……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诀 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管窥而已。”所以,自古以来,诊脉必满五十动;已经 成为不可忽视的原则。如后人柳贯亦曰:“古人以动数候脉,是吃紧语。须候五十动,乃知五脏 缺失。今人指到腕间即云见了,夫五十动岂弹指间事耶?”

诊脉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但也不是越长越好,像《医宗必读》所云:“必每候五十,凡九候得 四百五十,两手合计九百,方与经旨相合也。”则又未免过于迂腐。以每分钟75动计算,900动 则需十二分钟。个别患者需候九百至,未尝不可。但是,每位患者必候九百至,在客观上是难 以做到的。临床上,常先候五十动以知其结促代止的情况,然后再根据两手六脉的独异之处, 细细推寻,不必待九百至,也可尽得脉象的变化情况。正如何希时所说候五十动是切诊的第 一步,次则三部九候,节去普遍之脉而不究,取看独异之脉,而深人探求之,则病之理与其变,得 矣。如是者,即三次五十动亦非难事也。”

总之,诊脉的时间,不可少于一分钟,应在三五分钟之间,有时甚至可以达五至十分钟。

{三)指法

指法是脉诊的手指基本功,包括调指与用指两个方面。初学诊脉,必须认真学习,并反复 练习这些基本功,久而久之方能生巧,而达到心手之用相应的境界。

1.调指

一般诊成人脉时,诊者常同时使用食指、中指与无名指。然而由于这三个指头的长短参差 不齐。并且,同一指头不同部位的感觉灵敏度不一致,患者又有胖瘦高矮等差异,所以,诊脉时 首先要调整好三指的状态,例如指端的长短,排指的疏密,下指的角度等等。

(1)平齐指端一般的人,中指较长,食指与无名指较短。如果要使三指在诊脉时,举按一 致,用力均匀,必须将三指的指端对齐。为此,必须使三指处于屈曲状态,而中指的屈曲度最 大,无名指次之,食指屈曲度最小,这样三指的第一节与指端,一一对应而平齐,三指的运动则 协调灵活,力度均匀。卢子由曰:“齐截三指,斯中指翘出,而节节相对,节无不转,转无不活。”

(2)运用指目由于同一手指各部分的皮肉厚薄不均匀,致使感觉的灵敏程度也不相同。 感觉最灵敏的部位,在指端皮肉突起最高的地方,古人将这里称之为指目。用以比喻其能像眼 睛一样,敏锐地感知脉象任何细微的变化。亦如卢子由所云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指目。不啻 目之视物,大小咸能察焉。” 一般均使用指目进行诊脉。

然而,指目之下有动脉通过,有些人的手指动脉跳动较明显,常常干扰对患者脉象的诊察。 王燕昌早已察觉到了这种现象,其日医人三指头内,亦有动脉,须心有分别,勿误作病人之 脉。”因而,有这种现象的医生,在诊脉时,应避开指内动脉。改用指目下方与螺纹上方的部位, 以防止干扰。《脉义简摩》针对这种情况,指出卢氏所用指目,正人指内动脉所出之处,若此 脉正与病者之脉相击,将疑病脉之大而有力矣。似不如用螺纹略前者,正压脉上为常法也。”

虽然这两种说法,应根据诊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但使用指目,感觉最灵敏,是诊脉的 常法。

(3)下指诊脉时,诊者一般坐在患者的对面或侧面。医者用左手诊患者右手,右手诊患 者左手,或者医不换手,单用左手或右手,诊患者两手之脉。只是医者以食指诊患者寸脉,中指 诊关脉,无名指诊尺脉的定势,是不可变更的。

准确地确定寸关尺三部,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寸以候心肺之气,关以候肝脾之气,尺 以候两肾之气。寸关尺部位若稍有不确,则所候脏腑之气,亦随之而乱。所以,下指首先要按 准寸关尺之位。

确定寸关尺的一般方法,是先确定关位。关位在患者掌后高骨之下,因而掌后高骨是确定 关位的标志。诊者下指时,先以中指探得髙骨,其内侧即是关脉,按定之后,再齐下食指与^ 名指,分别按取寸与尺。朱胲曰凡初下指,先以中指端,按得关位,掌后髙骨为关,乃齐下前 后两指,为三部脉。”李延罡则提出:应先看准高骨,再下中指。其曰:“掌后有高骨对平处谓之 关上,看定部位,徐以中指下于关部,次以食指下于寸部,次以无名指下于尺部。”虽然,朱肱以

指拣,李延罡以目视,略有不同,但是,取高骨以定关位则是一致的。

确定寸关尺三部位后,即以指目按于脉位之上,一般诊者三指与患者皮肤平面,约呈35。夹 角。何希时说以三指第一节、斜着脉上。”斜着则大致为35。夹角。当然,也有例外之时,如何 氏又曰如“医者又当自审其指节节粗纤,吾同学顾君,体重百公斤,其指如杵,若以指节斜按,则 病人寸口无以容其三指,不用三点法不可矣。”所谓三点法,即医者并立三指,用指端按在脉脊 之上,手指与尺肤平面,大约呈90°的夹角。这是下指的变通法,历史上也确有一些用此法诊脉 的医家。

因为,诊脉要诊双手,而男为阳,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所以,前人亦有分左右先后不同 次序的下指法,如李东垣曰:“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这种诊法,在古时为多数医 家所遵循。近时似乎已没有多少医家严格地加以遵循了,如何希时曾驳之曰:“男子以阳气为 先、若属内伤,欲知质阳气之盈亏者,可先诊其左。然男病岂无阴血虚者?劳瘵即然,又何妨先 诊其左。或者作比较对照用,则先左后右可,先右后左亦可,吾尝两手先后诊毕,又两手同时按 脉,以对比之,亦无不可也?诊女亦同。”其实,临诊之时,双手脉都要诊候,先左先右无特殊意 义,男左女右之法,大可不必拘泥。至于,两手同诊法,丹波元简也曾谈及,其曰西藏 1医名厄 木气,其视脉,以左手执病者右手,右手执病者左手,一时齐诊。予向得本帮古医书一卷,其中 载诊脉法云.?左右弁诊,而脉动应于医之手,左右动数不齐者,死之兆也。”可见两手同诊法,今 日古时皆有,并且颇具实用价值。

(4)布指《难经》曰:“尺寸终始,一寸九分。”独取寸口诊脉法,就是在这一寸九分之上进 行的。然而,患者有高矮之别,尺肤有长短之异,医者诊脉布指时,三指之间应有疏有密不可固 定不变。所以《三指禅>曰诊者三指有肥瘦,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为定论也。”

寸口脉一寸九分之数,是固定的,但这是指同身寸而言。而其绝对值却因人而异,臂长之 人一寸九分要长一些,臂短之人,则相应的短一些。而杨仁斋认为:“凡三部之脉,大约一寸九 分,人之长者,仅加之,而中人以下多不及此分寸也。”这无疑是错误的,是将同身寸误作测量长 度的标准尺码了。

所谓同身寸,是说患者无论高与矮,其腕关节横纹至肘关节横纹之间,皆为一尺一寸。以 掌后高骨为界,腕横纹至高骨一寸,高骨至肘横纹为一尺。高骨前取其九分,即十分之九,高骨 后取其一寸,为十分之一。合之,为一寸九分,即寸口之脉。每个患者均以此比例法取脉。所 以,其一寸九分是固定之值。为了便于取量,简便的方法,是以患者本人中指节上下两横纹之 间为一寸。即《王氏医存》曰本人中指中节,大纹两端相去一寸。”

一般讲,临诊之时,医者无暇准确测量寸口脉之长度,仅凭经验即可落指。寸口脉长的,医 者三指之间可宽松一些,寸口脉短的医者三指之间紧凑一些。即《脉诀汇辨》所云长人则下 指宜疏,短人则下指宜密。”有些医者则认为,不必拘一寸九分之数,也不必讲究三指之疏密,只 要确定了关脉,其前为寸,其后为尺,无论三指之疏密,皆不会有差错。如汪石山曰揣得高 骨,厌中指于高骨,以定关位,然后下前后两指,以取尺寸,不必拘一寸九分之说也。”这实在是 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无独有偶,近人何希时亦曰吾师程门雪先生,下指之法,在高骨定关之 后,总以下指疏疏为劝。”足见古今一脉相承。总之,布指法,也仍然以高骨为准,定得关位后, 三指之疏密自然有度。

(5)勤修指甲医者应经常注意修剪指甲,使其长短适中,光滑圆润。指甲过长,一则影响 指端的运用,如卢子由所批评的每见惜指甲之修长,用指厚肉分,或指节之下,以凭诊视者, 真不淹,目生颈腋脾胁间矣。”二则,用力诊脉时,指甲可切人患者尺肤之中,有伤风雅。李延罡 指出:“爪甲不可养长,长则指头不能取齐,难于诊脉,且沉取之时,爪长则按处必有深痕,在于 闺阁尤为不便。”

2.运指

运指是指法的具体运用,指法是对诊者三指,在诊脉时运动规律的总结。可以说,前人丰 富的诊脉经验,都凝集在指法之中了。历代有关指法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本节仅择其要者 予以介绍。

(1)举按举按是脉诊的基本指法,它通过三指用力轻重的变化,以诊察脉搏的浮沉与力 度的情况。这种指法,随着独取寸口法的形成,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如《难经.五难》曰:“初持 脉如三寂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 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相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肾部也。”这 是将脉搏由浮至沉分为五部的轻重举按法。并且用豆粒的重量来比喻用力的轻重。这种方 法,又可简化为浮中沉三部轻重举按法。如《难经?四十八难》日:“九候者,浮中沉也。”即,将心 肺脉俱称之为浮,肝肾脉俱称之为沉,而脾胃脉居中。《医宗金鉴》曰:“心肺俱浮,以皮毛取之 而得者,肺之浮也,以血脉取之而得者,心之浮也,故曰浮脉皮脉。肝肾俱沉,以筋平取之者,肝 之沉也,以至骨取之而得者、肾之沉也,故曰沉脉筋骨。肌肉在浮沉中间,故曰中候也。”《脉诀 刊误》则以用力之轻重、简而约之为三部,其曰.?“轻手取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 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间者,阳也,府也,亦心肺之应也,所谓浮按消息是也。 重手取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藏也,亦肾肝之应也,所谓沉按消息是也。不轻不重丨中而取 之,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所谓中按消息是也。”这种方法,为后 世所通用,成为今日诊脉的基本指法。

但是,在具体应用三部举按法时,又有浮沉先后的区别。许多医家多遵循,先浮取,后中 取,再沉取的方法。如《察脉真经》曰:“初则浮按消息之,次则中按消息之,又次则沉按消息 之。”《南阳活人书》则区分寸关尺三部,分别依次使用浮中沉举按法,其曰:“先诊寸口浮按消息 之,次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然而,有些医家认为:先应重按而骨以沉取之,然后,举指至 浮,再由轻至重依次诊候浮中沉三部。如《备急千金要方》曰:“初重指切骨定毕,便渐举指,令 指不厚不薄与皮毛相得,如三菽之重,于轻重之间,随人疆弱肥瘦,以意消息进退举按之宜。”这 是值得参考的一种指法。因为,每个患者的胖瘦以及肌肉弹性各不相同,如果用标准的三菽六 菽来规定选举按的力量,那么,或者浮之过轻,或者沉之过重,或者相反,无疑难以全面衡量与 诊察患者的脉象变化。因此,诊者三指举按的力度,应随患者肌肉肥瘦与坚脆的变化而变化。 先重按至骨,再举指候浮,则患者肌肉情况已了然于胸中,然后施行浮中沉举按法,自然可以用 力适度,无太过不及之弊。

至于有些医家提出:举按叠用的指法,其精神实质与孙思邈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上略有区 别。这种方法是:欲举先按,欲按先举。如《脉诀汇辨》曰:“如举必先按之,按则必先举之。以 举物必自下而上,按物必自上而下,则举中有按,按中有举,抑扬反复而寻之义尽见矣。”一般来 讲:举按与寻连称,举以候浮,按以候沉,寻以候中。所以,举按叠用法,是先定中候的方法,一 旦中候确定,则浮沉之界随之判然而明,故称“寻之义尽见”。《三指禅》则直截了当地提出:“定 之以中,则浮沉朗若观火,三部九候无不了然。”是将先定中候,作为使用举按法的要领。

周学海在《诊家直诀》中,称这种诊法为“操纵指法”并用此来诊察脉中“根气之强弱”。在 《读医随笔》中,则用此诊法辨别“浮沉起伏中途变易之脉'其曰:“一种其气之初起,自沉分而 至于中也,滑而踊跃有势,及至中分,忽然衰弱无力,缓缓而上至于浮,形如泥浆;其返也,亦自 缓缓而下于中,由中至沉,滑而有势,轻按重按指下总是如此……一种脉气,正与此相反。其初 起自沉而中也。艰湿少力,由中而浮也,躁疾如跃;其返也,亦由浮而疾下于中,由中而沉,迟弱 无势,轻按重按,指下总是如此。”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诊者三指之力度,随脉搏之起伏而变 化,是运用举按法时,更趋精细的指法,可以细致而精确地评品候察脉搏起伏往来的各种微细 变化。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至于《医醇剩义》所提出的“寸脉浮取,关脉中取,尺脉沉取”的方法则与我们讨论的举按法 有较大的出人。平心而论,寸口脉虽一寸九分,但其皮肉厚薄却不均匀,寸部薄而尺部丰厚。 若三指同等用力,则寸关尺三部的脉象常常有浮沉之差异。如《四诊抉微》所云:“尺居关后肌 肉隆起,脉道沉下,故必推筋至骨,重取方得,隧道本自平坦、因肌肉丰厚而脉自沉下,非隧道有 低昂也。”这是说脉道本来是平直的,只是由于肌肉厚薄不一的缘故,才出现了浮沉略有不同的 脉象。这并不表明,寸脉自浮,尺脉自沉。相反,从诊法角度而言,则三部各自皆有浮中沉的区 别,《难经》将三部举按法约为“九候”二字,其意义正在于此。诊者不可不注意,举按诊法与寸 关尺三脉各自自然形成的起伏之间的区别。

当然,浮中沉三部之中,各自又有有力与无力,如《濒湖脉学》所分。以及略浮与略沉之别, 举按之时又宜细心体察。

(2)推法推法是将手指挪移于脉管之上下,内外,以探察通常用举按法所不能察觉的一 些变化。

早在《黄帝内经》之中,就已有了使用推法的记载。《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推而外之,内 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 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这段记述,成了后世应用推法的准则,历代医家虽各有心得,但都未 离此原则。如《脉诀刊误》曰推谓以指挪移于部之上下而诊之,以脉有长短之类也。又以指 挪移有部之内外而诊之,以脉有双弦之类也。又以指推开其筋而诊之,以脉有沉伏止绝之类 也。这可以说是对《黄帝内经》原则的阐发。

所谓上下,是诊者将寸关尺三部,每部又分为两部分或三部分,在前的部分为上,在后的部 分为下。如《辨脉指南》将每部脉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其曰寸关尺每部三分,前一分,中一分, 后一分,三而三之,是为九分。二指取之,动前脉盛,气有余;动前脉衰,气不足。应后脉盛,血 有余;应后脉衰,血不足。取脉镦细,不可忽也。”这是用每部脉的前部候阳,候气,后部候阴、候 血的方法。虽然这种分法恰当与否可以商榷,但取脉微细不可忽略的告诫,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黄帝内经》的推法,是寸口脉的总体推法,其上下是指寸尺而言,与此有别。这里提出的 方法可以说是对推法的丰富与发展。

所谓内外,在《黄帝内经》之中,是指表里而言的,后世又增加了诊脉管之左右。即脉脊之 外侧为外,内侧为内。这也是对推法的进一步发展。诊脉时,推寻脉管之左右,有利于诊察是 否存在双弦、紧、数等脉象。至于,推开筋脉以诊候沉伏止绝的脉象,则与《内经》的内以沉取相 同,属于重按推寻法。

推法与举按法相对,举按法是浮沉浅深诊候,而推法则是纵横诊候。如《医学人门》曰:“盖 脉有隐显、皆阴阳变化错综,须横看,竖看,乃可尽其变也。”横即内外推寻,纵即上下推寻,与举 按法相得益彰。两法相互结合,可使脉象的任何微细变化,都无以遗漏。所以,前人将两者合 称为“七诊' 如《脉诀》曰?? “脉有七诊,曰浮曰沉,上下左右,七法推寻。”需要说明:这里所谓的 寻法,后人常将其与举按并列合称为三法,实际上寻法已体现在举按法与推法的运用之中,故 不再另行介绍了。

-般地讲:如果须诊察阴阳,经络、腑脏、气血等等、生命活动的整体变化时,应该使用总按 法。《医学人门》曰??‘‘要之审诀经络、惟总看可凭。凡脉得中为静,太过为盛之极,不及而为衰 之极,俱谓之动。只取其动者治之,则经络不杂,何其简且明哉! ”如果须诊察某一脏某一腑,或 寸关尺某一部的变化时,则又必须使用单诊法。既可以依次诊察寸关尺各部,又可以有选择地 重点诊察某一部。例如,杨仁斋所说的先按寸口,次及于关,又次及于尺。”以及《脉诀刊误》 所说的以食指于高骨之前,取寸口脉,再下中指诊关上脉,诊关上毕,复微微抬起中指,又下 无名指于高骨之后,取尺中脉。”都是依次诊寸关尺的单按法。而寸口脉的三部九候法,在指法 上即属单按法。

实际诊脉时,两者常结合使用。一般先总按,以察脉象的整体变化,然后再单按以察各部 的变化。《四诊抉微》具体地指出凡诊先以三指齐按,所以察其大纲,如阴阳表里、上下来去、 长短、溢脉覆脉之类是也。后以逐指单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经脉、时脉,以审胃 气、分表里寒热虚实、辨气分血分、阴阳盛衰、脏腑所属,浮候、中候、沉候,以消息之断病。”这也 就是目前诊脉的常法。

由于诊者三指的感觉不同,以及一指与三指按脉,对脉搏的影响不同,所以有时单按与总 按所察觉的脉象,会有所不同。周学海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人的探讨与说明,其在《读医随笔》 中指出:“脉有单诊、总按不同者,或单诊强而总按弱也,或单诊弱总按强也,或单诊细总按大 也,或单诊大总按细也。凡单按弱总按强者,此必其脉弦滑。一指单按,气血畅行,无所搏击。 三指总按,则所按部位大,气行不畅,而搏激矣。此脉本强,而总按更强于单按也。单按强总按 弱者,此必其脉气本弱,但食指较灵,单按指下较显,名中二指较木,总按即不显其振指也。此 脉本弱,而总按更弱于单按也。单按强总按大者,是其脉体弦细而两旁有晕也。总按指下部位 大,而晕亦鼓而应指矣。单按大而总按细者,必其人血虚气燥,脉体细弱,而两旁之晕较盛也。 食指灵,而晕能应指,名中二指木,而晕不能应指矣。更有单按浮总按沉,单按沉总按浮者,其 浮即晕也……大抵单诊总按,而指下显判大小强弱之有余不足者,其有余总属假象,在无病之 人固为正气衰微,即有病之人亦正气不能鼓载其邪,使邪气不全露其形于指下,而微露此几希 也。,’这里所说的晕,是脉搏振动时所出现的振幅,与脉象有相似之形,但又非为脉象。晕的存 在,常常干扰原有的正常脉象。无论单按总按,都应注意排除晕的干扰。单按与总按之所以不 同,除了诊察方面的原因外,就患者本身而论,是由于本气不足所致。周学海总括地指出:“总 是禀赋薄弱,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气血困疲,胸中狭窄,动作乏力,乃多见之。”所以,临诊之时, 注意单诊总按之间的异同,有利于了解者患气血盛衰的变化。

3其他指法

脉诊除了上述常用指法外,尚有一些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指法。如《重订诊家直诀》中即载 有“侧指法、挽指法、辗转指法、俯仰指法”等等,并一一作了说明。其曰?? “病者气口处骨肉不平, 须用侧指法;病者不能平臂而侧置,须用挽指法;俯仰者,三指轻重相畸也;辗转者,一指左右相倾 也。”这些都是诊者应该了解并予以掌握的指法。《重订诊家直诀》同时还提到了“移指法”与“一 指直压法”。其曰昔有同学示移指法,如先诊三关,再略退半部,以食指加于寸关之交,中指加 于关尺之交,终以有隙而其真不见,后乃自创一指直压之法,以食指直压三关,而真象迸露矣。”推 究创用此二法之本意,大约是恐三指之间有隙,而遗漏有价值的脉象变化。其实,从指法而论,推 法之上下推寻,就是为了防止这种遗漏而产生的,似乎无必要再设立移指法。至于一指直压法, 在儿科之中,由于儿童寸口脉短小、常常用此法以诊切,未尝无实用价值。

总之,三指平布为诊法之常,临诊之时,诊者又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各种合适的指 法,切不可“胶柱鼓瑟”。

(四)诊脉要领

临床上脉象变化是错综复杂的,目前仅常用的脉象就有二十八部之多。而且,常常数种脉 象相兼而见,使诊脉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基于这种情况,前人根据自己的诊脉经验,总结出 了一些执简驭繁的要领。这些要领,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1.胃、神、根

诊脉时,诊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脉象,才能进一步辨别异常脉象。并且,在诊视疾病时,不仅 要辨病因、病位、病机,而且还必须了解患者正气的盛衰进退,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健康人的正 常脉象,以及患者脉中正气的反映,就是胃气、神气、根气。这种切脉首先要审察正气的方法, 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将其列为诊脉要领之首。如程钟龄曰:“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

(1)胃中医学认为: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气旺盛,则脉道充盈,人体亦充满 生机。《黄帝内经》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可见胃气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存在,有决定性 的作用。综合历代的有关论述,脉有胃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脉来从容和缓?.许多医家据《黄帝内经》的“谷气来,徐而和”而认为,脉来和缓就是有胃气。 如刘河间曰缓为胃脉。”周学霆亦曰:“缓即为有胃气”等。并且,根据各自的经验,对缓字作 了进一步的说明。如李中梓解释道:“胃气脉者,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 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从这里可以看到,缓绝非是一息四至的含义。费伯雄对李中 梓这段论述非常推崇,他指出:“缓者,从容和缓,所谓胃气也。悠悠扬扬,意思欣欣,此八字最 能传缓字之神。”其他,如石寿棠解为:“和柔轻缓,匀净分明”;滑伯仁解为:“宽纵”等等,都从不 同的侧面说明了从容和缓的状态。

另外,缓不仅是胃气的象征,而且也是辨别其它脉象的标准。如《三指禅》曰将缓字口诵 之,心维之,手摩之,反复详玩,久久缓归指上,以此权度诸脉,了如指掌。”

脉应四时而动:人与天地相应,胃气亦随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春季微 弦,夏季微洪,秋季微浮,冬季微沉。胃气的这一特点,早已为人们所注意。《素问?脉要精微 论》曰:“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阴阳有时,与 脉为期。,’脉的这种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就是有胃气的表现。凡是这一变化的太过或不及,均为 疾病以及胃气衰弱的表现。故《医学人门》指出凡人得应时之脉者,无病也。”《脉理求真》亦 曰胃气中和,旺于四季,其在春宜微弦而和,夏宜微洪而和,秋宜微浮而和,冬宜微实而和。” 这种脉应四时而变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胃气的充沛,同时,由于弦洪浮沉,是五脏之气应时而 旺的表现,因而,另一方面又说明,胃气是五脏之气的综合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所谓 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也是针对此而言的。而张景岳可谓独具慧眼,参透了《内 经》之玄机,其曰胃气即人之阳气,阳气衰则胃气弱,阳气败则胃气败,此即死生之大本也。 所谓凡阳有五者,即五脏之阳也,五脏之气必互相灌濡,故五脏之中必各兼五气,所谓二十五阳 也。是可见无往而非阳气,亦无往而非胃气。无胃气,即真脏独见,故曰死。”可见,任何一脏的 偏盛或偏衰,均可使胃气受到损害,反之五脏之气冲和,胃气亦充沛。故丹波元简简洁地指出:“胃脉和平,正知脏腑之和平。”脏腑和平,则脉亦必然随四时而动。

胃气无形:尽管前人反复地、不厌其详地描述胃气的形态,然而,却总感到,意犹未尽,难以 用笔墨形容。为此,一些医家干脆提出:胃脉无形。凡欲得胃气之真实形态,全在心领神会。 如祝如穹曰:“其在脉中,难取形状。诊脉者,指下浑浑缓缓,无形可拟者为平脉也。”《辨脉指 南》亦曰:“胃气本不可拟,而欲拟示人,不可拟其略似耳。昔人拟以依依扬柳,又曰口中吐出重 气,若浑浑缓缓’无名可拟者是也。盖二十八脉俱为病脉,一有可拟便非胃气。”如此论胃气,的 确更进一层,发人神思。其实,《黄帝内经》早已指出:“胃者,平人之常气也。”健康无病之人,脉 中自有胃气。所谓,无形可拟者,正是这平人常气。所谓拟其略似者,正是因为缓脉与胃气相 似。所以,若以健康人论之,则不必求其形,若以病人论之,则在从容和缓之中。

总之,脉有胃气,在健康人是随四时而动的平脉,无形可拟。在病人则是从容和缓,至数匀 齐的状态。只要熟知此两者,则二十八脉亦了如指掌。

(2)神神从广义而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具体到诊 脉,则脉中亦贵有神。如张景岳曰:“善为脉着,贵在察神,不在察形。察形者,形千形万不得其 要,察神者,惟一惟精,独见其真也。”可见诊脉时,于脉中求神,亦是不可忽视的要领。历来对 脉中之神的认识,有如下几种:

胃气即神:《灵枢?平人绝谷篇》曰:“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水谷之精气也,就是胃气。 《医原》则曰:“有胃即是有神。”由于许多医家都以缓字论胃气,所以,《三指禅》则曰:“缓即为有 神。”而孙光裕则论之更详,其曰:“所谓神,滋生胃气之神也。于浮沉迟数之中有一段冲和神 气,不疾不徐,虽病无虞,以百病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也。”所以,有胃气就是脉中有神。

脉有力为神:李东垣曰:“脉中有力,即有神也。”自从此说倡行以来,不少医家皆以有力为有 神,如龚廷贤、刘河间、吴山甫等等。但也有一些医家持有异议。如《三指禅》驳之曰岂知有力 未必有神,而有神正不定在有力。”有些医家甚至将“脉中有力”的“中”解释为浮中沉之中。如《医 学心悟》曰:“当于中候求其神气,中候有力则有神矣。”这是说,有力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有力,并不 是凡有力者皆有神。其实,程氏的这段议论,已隐约透出,胃气为神的含义了。就一般情况而论, 平人不当以有力为神。?对此,李东垣自己也已谈到了,其曰脉之不病,其神不言当自有也。”只 是这段话为一些医家所忽略。若在病脉之中,以有力为有神,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至数匀齐为有神:陈士铎曾将有神分为三等。其中至数匀齐是首要的标志。其曰按指 之下,若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充实而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 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所以,脉若见结促代止,叁伍不调,甚至见十怪脉都属无神。一

总之,脉有神就是有胃气,在疾病状态下,还可以从有力无力,至数匀齐与否中辨察神之衰 旺。近人时逸人曾将脉有神概括为:形体柔和,来去从容,来去如一,应指有力四端,.并曰:“四 项同时见之,方得谓之有神。”可谓要言不烦。

(3)根脉贵有根这一思想,在《难经》时期就已明确地提示了。其曰上部无脉,下部有 脉,虽困无能为害,夫脉之有根,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故脉之有根与否,是

肾中元气盛衰的重要标志。

后世认为:脉根有二,一为尺部,二为沉候。如《医宗必读》曰:“两尺为肾部,沉候之六脉皆 肾也。然两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之,肾水绝也。”另外,也有一些医家认为男女之根脉应 有区别,如《医学人门》谓男子以右尺为根,女子以左尺为根。”然而不论怎样区别,仍然是以 尺脉为根。

需要指出,临床经常可见,尺脉欲绝之患者,并非根本之败,而仅仅是肾气衰弱,或者邪气 为之阻遏等证。近人张琪曾明确指出:“如下焦邪实壅阻之症,多尺脉不见,不能骤然认为无 根,迨邪气去则脉自出。在妇科中,亦有寒气内结胞宫,而尺部无脉者,寒湿得温化则脉自出。” 因此,脉根与胃气相比,远不如胃气更重要。《医学准绳六要》即歌白:“尺中弱甚似无根,脾胃 与今脉尚存,大脏色黄犹进食,斯人终不赴幽冥”。当然,若沉候全无,举之浮大在久病重病之 人,绝非吉兆,多是正气衰渴的表现。可见,脉根之有无,在脉诊之中仍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脉贵有胃神根,这三者密不可分,并且以胃气为统帅,胃气存则神与根自然存在,无 论脉象怎样变化,只要见到从容和缓,匀齐有力,就是有胃神根。所以,不少医家从实践经验出 发,将三者混同而论。如《三指禅》以一缓字统之;《医原》则以圆字统之,其曰:“此一圆字,又得 胃神根之神糖矣。”缓字巳释之于前。然何为圆?《医原》曰:“圆则气血通调、精神贯注。”高士 宗则与缓连称其曰:“圆缓者,脉来应指,至数匀调。”可以说:识得圆缓二字,即得诊家之要诀。

2.六字诀

《诊家枢要》提出:“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 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 也。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 应曰至,去曰止。”由于,上下来去至止六字,将脉象的千变万化概括无余,成为诊脉时简易而颇 切实用的方法,所以,后世医家称之为“六字诀”。《辨脉指南》称其为“脉中之神机”。《景岳全 书》则称之为“诊家之纲领”。

上指寸,下指尺。在一般情况下,虽然男子尺脉较沉,女子尺脉较盛,然而,阴阳互根,尺寸 协调,其大小强弱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一旦寸或尺某一部,出现偏盛偏衰的失调情况, 则说明阴阳平衡被打乱。例如:尺弱寸强,则会出现阳浮阴弱或上盛下衰的病症,而寸弱尺强, 则说明邪人下焦,或相火亢盛。

来去与至止都是针对脉搏跳动提出的,脉搏的由内向外跳起为来,由外返内落下为去,其 来去应该从容,力量应该均匀。来而有力,去而无力则有阳盛,来而无力、去而艰潘则为阳衰。 脉来为至,脉去为止,至与止应交替而有节奏地出现,也就是至数匀齐,这样则阴阳协调。反 之,节奏的任何失常都标志着阴阳的失调。

另外,张景岳认为:此六字还具有初中末三候之诊法。其曰:“初诊之先,即当详审上下、上 下之义,有升降焉,有阴阳焉,有藏象焉,有补泻焉。上下确然,则证治条分而经济自见,此初候 之不可不明也。及诊治之候,即当察来去。来去之义,或指下之和气未来,形证之和气未去,此 进退之可别也。或何者为邪气渐去,何者为生气渐来,此消长征矣。来去若明,则吉凶可辨,而 权衡在我,此中候不可察也。再统初中全局,犹当详见至止。至止之义,即凡一举一动,当料其 势所必至,一闻一见,当思其何所底止,知终知始,庶乎近神矣,此末候之不可不察也。”此段议 论将六字之精义与用法、阐发几尽。只是,将至止二字理解为医者当知疾病之终始,而举止有 方,则是从《黄帝内经》中思人,可谓触类旁通,胜人一筹,亦值得参考。

3.察独

诊脉要抓住独变的脉象这一方法,首先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察九候, 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这虽然是在论述 遍身诊的诊法,然而却早已渗透到独取寸口的诊法之中了。如张景岳即对此推崇备至,认为: “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诊家纲领莫切于此。”

正常情况下,两手六部脉的至数与力度处于相互平衡与协调状态,如刘河间所云:“脉不得 独,沉,独大小,独盛衰,独阴阳。须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小中有大,大中有小,盛中有衰,衰中 有连,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某一部脉出现了异常的变化,则标志着该部所主的脏腑经脉 发生了病变,注意体察这种异常变化,也是诊脉时,切实可用的方法。

独有二:其一,一部之脉异于其余各部,如《诊家枢要》所云:“一部之内,独大独小,偏迟偏 疾,左右强弱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皆病脉也。”《医原》亦曰:“六脉之中,有一脉独乖者,即当 于独乖之一脉求之。”其二,脉体独变,如《脉理求真》曰:“有以五脏五脉各应互见,而六部六脉 偏见一脏之脉者,是其病根伏是,而更可以独名也。”正常时,六脉从容和缓而胃气充沛,若见 弦、数、涩、滑等脉时,则为独见之病脉。

张景岳则认为,独有三者,其曰:“独之为义,有部位之独也,有脏气之独也‘,有脉体之独也。 部位之独,谓诸部无恙,惟此稍乖,乖处藏邪,此其独也。脏气之独者,不得以部位为拘也,如诸 见洪者,皆是心脉,诸见弦者,皆是肝脉,肺之浮,脾之缓,肾之石,五脏之中各有五脏,五脉互 见,独乖者病,乖而强者,即本脏之有余,乖而弱者,即本脏之不足,此脏气之独也。脉体之独 者,如经所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其实,张氏所论之脏气之独已包含在脉体之独中了, 虽然如此,分而论之,则脉体之独的含义,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另外,独又有真假之辨,如《医原》曰:“又有素大素小,素阴素阳之脉,此禀之失天,非病 也。”所以,察独之时,首先应排除体质因素的干扰,诸如男女有别,老少不同等均属正常的生理 差异,不可作独处藏邪论。

善于察独者,必须具有真知灼见。为此,张景岳又将脉之独变,推广为医有独见,其曰既 无独见,焉得确真?故命宝全形论曰: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是察病之秘 旨,必知此义,方可言诊外有独。”这是在强调神的重要作用,而《脉理求真》亦有同感,其曰:“善 言独者,早以阴阳之原,气血之本,以求独之根’继以逆顺之理,取舍之道,并脉上下来去至止之 道,晓然于胸中,以识独之宜,然后临症施诊,以求独之所在,则独存;以明独之所至,则独出 矣! ”可见察独虽为至简,但欲得真见、亦绝非易事、诊者当认真体认。

4.位数形势.

这是清人周学海提出的一种方法,他认为脉象的所有变化都在四者之中,故曰:“脉有四 种,位数形势而已。”

周氏又对此作了具体的阐释:“浮沉尺寸也;数者,迟数结促也;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 柔,犹算学家之有线面体也;势者,敛舒伸宿进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势因形显,敛舒成形于广 狭,伸缩成形于长短,进退成形于前后,起伏成形于高下,而盛衰则贯穿于诸势之中,以为纲领 者也。此所谓脉之四种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执简驭繁地归粪脉象的各种变化,而且还可以 说明指法的运用。故周氏又曰曰举按,以诊高深也;曰上下,以诊短长也,?曰推寻,以诊广狭 厚薄曲直也;曰初持久按、以诊迟数滑涩止代也;曰单按总按,以诊来去断续也。”这就是说,用 举按以诊浮沉之位。用上下以诊寸尺之位,用推寻可察脉形,分别初久单总,可察脉数,而脉势

之审察贯穿于诸法之中。

近来,一些医者在四字基础上,又增一律字,以提示诊脉时要注意脉动匀齐与否。其实此 举无甚必要,因为,数字之中已包含此意。至于,将位数形势看作四个相互衍接的诊脉步骤’则 确有实用价值。即诊脉时,先定位,以分寸关尺,浮中沉;然后数息,以定迟数结代;接着辨形’ 以定大小弦滑等;最后审势,以区别虚实盛衰,阴阳进退。则确可以为临诊之参考。

5.人迎气口诊法

此法与《黄帝内经》的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其中记载关前一分, 人命之主,左曰人迎,右曰气口。”是以寸口脉的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并仿《黄帝 内经》“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之意,以左之人迎诊外感之脉变,以右之气口诊内伤之脉变。此法 自东垣倡用之后大行于世,对脉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随之带来了许多争议。

关于“关前一分”究竟在什么部位的争议,这里就不详加分析了 (参见有关《脉法赞》评述的 部分)。此法的要点,可以认为是左右对比法,以左主诊候外感,右主诊候内伤。如李东垣曰: “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内伤饮食及劳役不 节,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对此,有许多医家持反对意见。如张景岳即连称不 妥。其曰:“以左手脉辨外感,右脉辨内伤,岂左无内伤、右无外感乎?谬甚!谬甚!”而近世何 希时亦曰:“关前一分,如何能诊得,又何以别于关脉,无实用意义。”并批评王叔和“以左手寸口 为人迎,右手寸口为气口,关曰关上,两手尺中曰神门,多立名目甚无用也。”

且不谈这些争议的曲直。然而,仅从实用意义来看,虽然不可绝对地以左右手区别外感与 内伤,但此法也绝非毫无用处。临诊时,常可见到,左右两脉出现大小强弱不等的情况,这无疑 是传达了身体内部病变的信息,对此认真进行体察与分析,对于疾病的诊断会有相当的帮助。 如《王氏医存》中,就有关于“左右强弱主病”之论述。王氏指出凡左脉弱,右脉强,主汗多,遗 精,肝郁等证;右脉弱,左脉强,主易怒,腹痛及误服补火丸散,必生肝热、滑精诸证。右脉盛,左 手无脉,主痰结,气虚。左脉盛,右手无脉,主食滞,肝郁。”这是临诊心得之总结,千万不可忽 视。而清人医案中,这种左右对比诊法的运用,更比比皆是,其心得体会充溢于字里行间。

近人萧通吾运用人迎气口诊法、颇有心得,他认为:“人迎脉多见有浮、紧、虚、细、洪、数、滑 这七种脉象。”而气口脉则常见“灞、涩、结、紧、沉、动、滑大、虚大等八脉脉象”。并提出:人迎脉 “除外感证外,还可以出现肝气火旺、痰热上壅、血热经多等疾患。”而“气口脉多内伤七情之 证”,并且有虚实之辨。这说明此法即使在今日,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关键在于能否深刻领悟 与运用。

6.区别阴阳逆顺

谈到诊脉要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见把握阴阳 进退与顺逆,早已成为诊脉的重要法则。所谓“先别阴阳”,其中既包含着正气盛衰之势的变化, 又包含着具体的病变情况。而这两方面的情况,都可以用前述诸法进行诊察。例如:胃神根、六 字诀、位数形势等,无一不是以辨别阴阳逆顺为宗旨。

另外,《伤寒论?辨脉法》所提出的:“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是开了“阴阳逆顺法”具体应用之先河。清人柯琴对此有详细的论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生提出 了“脉有对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侧看法,有彻底看法”六种诊法(具体内容详见 本书有关章节)。这对于审察脉中阴阳逆顺的变化,可谓详尽而周全,曲尽仲景之精义。

总之,阴阳逆顺为诊法之大纲,其余各种诊法,则是此大纲各具特色的具体应用。

7.知常达变

尽管脉象千变万化,但仍有规律可寻,如前述诸法就是诊脉的规律,可称之为常,诸法的具 体变通应用则称之变,将常与变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心手之用相应。因为,无常则无法可 依,无变则难以通巧。石寿棠对此深有体会,其曰:“知常知变,仍可言诊。”《辨脉指南?持脉》亦 曰:“持脉之道,先要会二十八脉之形体于胸中,更须明于常变,……先识常脉而可后以察变脉。 于常脉中可察人之器局寿夭,于变脉中可察人之疾病吉凶,诊家大要当先识此。”知常达变有如 下几个方面:

(1)脉象有常变滑伯仁曰:“须要先识时脉,胃脉与脏腑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是以时脉 胃脉平脉为常,病脉为变。即如《三指禅》所云:“定清缓脉,方可定清诸病脉,精熟缓脉,即可知 诸病脉。脉有缓,犹权度之有定平星也。”《医学心悟》亦持此论,其曰:“知其常而通其变,诊家 之要,庶不相远矣。然总其要领,总不出胃神根三字。”这种方法备受近代名医蒲辅周之推崇, 其曰:“程钟龄以胃神根的本,颇为枢要。”

也有些医家,以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八脉为纲常,以统二十八脉之变。而《石室秘录》在八脉 之上又加大小二脉,合称为“十法”,并曰:“知十法之常,即可知六法之变,又何难知人之疾病 哉! ”与前相较,是于变中又分常变。

(2)体质有常变王昌龄认为诊脉要分清平素脉象与今已变之脉象,其曰:“切脉分今昔 者,先问明平昔无病本脉何象,以此为准。”平昔无病之本脉即体质脉。由于,人有男女长幼之 别,形体有丰腴羸瘦之异,使阴阳气血偏驳不一,脉亦随之而变。如王士亭曰:“人生所禀气血 有变,故脉亦异常。有偏大偏小者,或一部之位无脉,或转移在他处者。”不仅脉有先天之变异、 而且亦随人之体质变异而变异。如李梃曰:“肥人肉厚,脉宜沉结,瘦人肉薄,脉宜浮长;人形矮 则脉宜短促,人形长则脉宜疏长……非但形体相应,虽皮肤滑涩宽紧,亦宜与脉相应。”其他如 小儿脉多数,老人脉宜缓弱,青年或老年偶可见呼吸不整脉,即呼至时较慢,吸气时较快、指下 可见乍数乍疏之象。又如惯用于左手者,左脉略大,惯用于右手者,右脉亦盛等等,这些,不可 一律视为病脉,都属于体质因素所致的常中之变、变中之常。

另外,前人尚有“太素脉”之诊法,即根据脉象的清浊,以预断人之富贵贫贱寿夭等人事变 化(本书有专章论述,可参看),虽然多有牵强之处’但人之性格情趣,心理状态之曲狭直旷,可 在脉象中表现一二,亦是常理。故欲确知体质之常变,太素脉未尝无参考之用。

(3)时令地域有常变人与天地相应,脉亦随天时地域而变化。四季脉变,前已谈及。此 外,一时性的气候变化,也时常影响脉象之变化。如《辨脉指南》曰天气严凝则筋脉收引,天 气暄热,则脉她纵也。”收引则脉象较细小,弛纵则脉象较宽缓。

对于地域的影响,《脉诀汇辨》曾曰:“形气之中,又必随地为之转移,方能尽言外之妙也。” 因为,地域不同,阴阳之气亦随之而异,人在不同的地域中生活,脉象亦随之而变化。故《脉诀 汇辨》又约之曰:“北方之人,每见强实,南方之人,恒多软弱。”吴鹤皋则具体地指出:“东夷之 地,四时皆春,其气暄和,民脉多缓;南夷之地,终年皆夏,其气炎蒸,民脉多大;西夷之地,终年 皆秋,其气清肃,民脉多劲;北夷之地,终年皆冬,其气凛冽,民脉多石;东南卑湿,其脉较缓;居 于高巅……其脉刚劲。”诊脉者应知地域之常变。

(4)用指有常变这是说诊者之三指按脉,虽然是为了诊察疾病之变化,但常常也会对脉 搏之跳动产生影响。这种诊察对被诊察的干扰,前人早已注意到了。如《四海同春》曰:“脉之 流行,乃滚滚不停者,今以三指上下消息已久,而脉路不免为指力阻遏,少失其顺适之常性,诊 家须少缓其指法,待脉来如常,再如初诊落指。”这是说用指应知初按久按会对脉搏有不同的影 响。另外,《诊宗三昧》亦曰脉有下指浮大,按久索然者,有下指儒软,按久搏指者,有下指微 弦,按久和缓者。”并曰初下指虽见乏力或弦细不和,按至十余至渐和者,必能收功;若下指似 和,按久微涩不能应指,或渐觉弦硬者,必难取效。”这则是患者本身邪正相搏致使脉搏出现初 按久按之不同变化。前者当注意用指不可过久,后者则多为正衰或邪盛。

至于诊者三指感觉不一,即卢子由所云三个指头皮肉不同,食指最灵,中指则厚,无名指 更木厚。”所以,三指齐按与一指单按,对同样的脉象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故诊脉时又当知道有 单按总按之变通。

(5)各科有常变虽然诊脉有通则,然而是以内科诊法为常,至于儿科外科等科,则又有适 应各科特点的变化,此等常变亦不可不知。

妇科:历来医家几乎皆认为:男女体质不同,因而脉象亦有差异。一般妇人之脉较弱于男 子,其两尺之脉又较男子微盛。如王叔和谓:“妇人脉小软。”李东垣认为:“室女尼冠,脉当濡 弱。”李梃则曰:女子“寸脉弱而尺脉洪者常也。”另外妇女又有月经,妊娠等独特的生理过程。 所以,又有月经脉、妊娠脉等特定脉法(详见本书有关章节),这些诊法的常中之变,诊妇人时尤 当加以注重。

儿科:三岁以下之小儿,常以望指纹为主要诊法,至六岁时可诊寸口脉,由于小儿寸口短 小,故常以一指诊三部。即《医学准绳六要》所云:“乃以一指按其寸关尺。”这是指法之变。

另外,小儿稚阴稚阳之体,阴阳未充,脉动较成人为快,如《医学人门》日七岁八岁曰龄, 九岁十岁曰髫,始可一指持三部脉,而以一息七八至无无病。十一至十四岁为童稚,一息五六 至为常。”一般十四岁以后其脉动方逐渐与成人相近。这是脉动之变。小儿脉搏变化规律 如下:

初生:120-140/分钟。

一岁:110 ~ 120/分钟

四岁:110/分钟

八岁:90/分钟

十四岁:75~80/分钟

诊小儿脉应以安静或睡眠时为佳。并且,由于小儿天真无邪,病因较简单,常不必辨也不 可辨二十八脉。一般只辨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即大纲在握。如陈复正所云内经视小儿以大 小缓急四脉为准,予不避僭越,体其意,竟易为浮沉迟数,而以有力无力定其虚实……诚诊视小 儿天然不易之妙诀。”

小儿有蒸变,古人认为是其正常生理发育的现象,此时可见脉乱身热,不可视为病脉。

外科:多以望诊为主,以辨疮疡、痈疽之善恶,疥疾之名类。但仍宜借脉诊以察正气之变 化,与脓之成与不成。如《疡医选m曰:“痈疽固有形之病,目可得而识也,其真元之虚实,治法 之补泻,不脉何以知之?”若审正气之盛衰,常以脉之阴阳与有力无力为要士。若见阳脉,或脉 动有力者,为邪盛或正气尚充;若见阴脉,或脉动无力者,为正衰或余邪未尽。

若审脓之成与未成,则辨脉之迟与数。数则脓已成,迟则脓未成。至于辨痈疽之善恶顺 逆,虽以望诊为主,然而脉诊亦不可不参。如《外科精义》即参脉诊以断善恶之证,其曰大凡 脓溃之后,而烦疼尚未痊者,诊其脉洪滑粗散者,难疗;微涩迟缓者,易痊。”并指出:“此善恶之 证,于诊候之中,亦可知也。”

伤科:多以脉象之洪大与沉细,辨别外伤症之顺恶。如瘀血内停、洪大为顺,沉细为恶;失 血则以沉细为顺,洪大为恶。损伤之后,脉有神及胃气,则预后良好;六脉模糊,证虽轻缓,预后 必恶。故《外科补要》有云:“六脉模糊,吉凶难摸;和缓有神,虽危不哭;重伤痛极,何妨代脉,可 以医疗,不必惊慌。”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诊脉法,如《救伤秘旨》中记载:“凡受伤后,鱼际骨有脉者可治,不动脉

者死,脉大而缓不治。”这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喉科、眼科:亦以望诊为主,其切脉与内科大同,但切忌仅凭诊脉而投药饵。

(五)其他诊法

除了独取寸口诊脉外,脉诊中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诊法。

1.足三脉

足三脉是足部的趺阳、太溪、太冲三脉。由于它们在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中,有很重要的 作用,所以为历代医家所注重。如《脉诀汇辨》认为:足三脉为人生根本之所系,临诊之时不可 不察。其曰?? “予见按手而不及足者多矣,将欲拯人于危殆,盖亦少探本之原乎?”然而,诊此三 脉,远不及诊寸口脉简便易行,因而不易普遍施行。诚如《雪斋读医小记》所云:“仲景施之伤寒 卒病急难重症则可,若欲令一般门诊,皆除靴脱袜,延颈以就诊,恐腾为笑谈矣。”尽管如此,作 为重症危症时的一种补充诊法,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况且,若手之寸口脉微弱难寻,则可诊足 三脉以决诊。如《医学入门》所云是三脉虽不比手之六脉可通十二经,然手脉既失,亦可诊之 以断死生,古人设此,正欲冀其万一耳。”足三脉之所以能候人之根本,是因为人之元气藏于肾 之下极,足脉为元气所发,故《三指禅》曰:“阳气从下而耗,两足无脉,纵两手无恙,其命不能久 留,两手无脉,两足有脉,调治得宜,亦可挽转生机。”所以,此诊法即使在今日,也仍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1)趺阳脉又称冲阳脉。在足背内庭穴直上五寸处,为足阳明胃经所出。诊此脉可以候 胃气之强弱。《医学人门》曰:“动则有胃气,止则无胃气。”《活人书》则称其为死生之要会。” 此脉之跳动,以缓而有力为常,若弦急或减弱则为病脉。《医宗必读》曰:“冲阳脉不衰,胃气犹 在,病虽危,尚可生也。然旺中又忌弦急,弦急者肝脉,若见此脉,为木来克土,谓之贼邪,不 治。”又如《医门法律》云趺阳足脉以迟缓为经常,不当浮数。”“趺阳脉浮,必是胃气虚馁、不可 发汗。”这些都是临床经验之谈,为诊此脉之参考。另外,脱疽诊此脉可以判断病情轻重及 进退。

(2)太溪脉在足内踩后,跟骨上方之凹陷中,为足少阴经所注。诊之以候肾气之盛衰,如 《医宗必读》所曰:“盖水者,天一之气,太溪不衰,肾犹未绝,病虽危尚可生也。”

(3)太冲脉在足背、足大指本节后二寸之陷中,为足厥阴脉所注。诊之以候肝气之盛衰, 如《医宗必读》曰盖肝者,东方木也,生物之始,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尚可望也。”又,历来认 为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诊妇人之疾患,犹重此脉。如《脉诀汇辨》曰:“妇人主血,肝为血 海,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犹可望也。”

诊足部三脉,常以一指或两指诊之,其脉动当流利均匀。《医学真传》形容为厥厥动摇, 圆疾如豆。”《三指禅》则指为“往来息均是常”。

至于《诊宗三昧》所说的脉法以寸口趺阳少阴三者并列而论,是即寸关尺三部之别号。” 实不足称道。而《通经身考》所说的气口即可以决死生,而余经之动脉可不弗诊矣。况女子 取太冲,如何可行?”则属封建陈腐之论,不足为法。近人何希时所说的吾尝于产后将脱,喘 脱垂危等重症,诊气口已微细难寻,模糊不清之时,加诊太溪以察肾气,趺阳以审胃气,心中得 以了然。可下短期之决诊,或可使论治处方得壮胆量’则未始非诊法之大助也?”则为阅历之

谈,可为今日之法。

2.喉手对比诊法

又称人迎气口诊法。.此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人迎在喉旁,气口在寸口。人迎以候外,

气口以候内。在喘、水、胀等病证的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详见有关章节)。

3.遍身诊

即三部九候诊法。是《黄帝内经》时期,特有的诊脉法,自独取寸口诊法流行以来,已很少 有人使用(详见有关章节)。

此九脉常以单指或双指诊之,以相互协调为无病,一处相失或相减则此处有病。何希时自 诊九脉之后指出应指皆不甚明显,苟非潜心冥索,未易仓卒得之也。”所以,难在普通门诊 施行。

4.弹按相应法

此法亦见于《黄帝内经》即一手按内锞上五寸处,另一手当内锞而弹之,若中手,则无病,反 之则有病(详见有关章节)。未见后人有使用之记述。

5.脐下动气诊法

这是据《难经》“肾间动气”之说,而提出的一种诊法。《医学正传》曰:“肾间动气者,脐下气 海,丹田之地也。凡见人之病剧者,人形羸瘦,大肉已脱,虽六脉平和,犹当诊足阳明之冲阳,足 少阴之太豁。二脉或绝,査候脐下肾间动气,其或动气未绝,犹有可生之理;动气如绝,虽三部 平和,其死无疑,医者岂可不详察乎? ”脐下动气,即今日腹主动脉,其价值如何殊难评定,但近 来有报道有诊腹主动脉以处方用药者,恐为此法之流欤?

其他如伤科诊鱼际之脉,以断预后,妇科诊中指脉,以断产之与否等等,都在脉诊范围之 内。学者亦应知晓。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如果觉得《诊脉方法|中医脉诊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