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齐飞之友】第五百八十三期 【随想笔记】 《应读书》 作者:齐飞

【齐飞之友】第五百八十三期 【随想笔记】 《应读书》 作者:齐飞

时间:2023-06-02 04:35:58

相关推荐

【齐飞之友】第五百八十三期 【随想笔记】 《应读书》 作者:齐飞

《应读书》

作者 齐飞

似是可以听到落尘的藕塘,看几尾小鱼游走在时尚的画面之中。此地,可以放一把藤椅、一张茶桌、一束凉蓬。捧读之际,辅以烧水泡茶。待茶叶化身成汤并沉入杯底,缓慢飘升的茶香就开始了它的诱发功能。我大声的朗读,目的是让书的香味和茶的香味在我的口中相汇,送入我的腹体,并有效的转变我的精神气质,让我的举手投足,多一些书生的味道。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声音,是民族脉愽跳动的音符。所以,朗朗的读书声是时代文明高度繁荣的标志。“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博大的徽州文化,因为对教育的巨大投入,才可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产生出来更加辉煌的巨大成就。他们耐心的把这一块偏远、荒凉的山地,打造成一个颇具特色和实力的文化道场;他们办私塾、建书院、培养和教化族内子弟。徽州的儿孙们,从他们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声中就可以辩听得出来,因为,这里掺有读书的、仰扬顿挫的声调。置身徽州,迎面走来的是一个白发苍苍、魅力十足的文化老人,你一旦和他握手相识,他就会告诉你:读书是这些深宅大院的根基。

闲时读书,应是一个消夏摇扇的被动行为。不是不可以,如若只是为了一次清凉,看一眼书的封面也应看作是善意的关怀。必定,闲暇的时候,你还想到了读书。而我,绝不会闲着的时候想到读书的。我会有一个计划,带着一个目的,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时间。没有一个敬畏的态度,把读书类同于钓鱼般的休闲,大概是读书的另一种境界。我虽不与,但也不会主动干预别人的生活。忙于事业,也许是活着的需要,各人有各人的追求。书,不能立命,留在闲时看看,也算是对书的重视。更何况,闲时读书也是因为有闲书可读的。

若言这是一个人心浮躁的时代,是问,因为何故,让人浅薄到了不愿读书的地步。那浮于人心之上的是价值观的变异,其行动的计划、目的也会随之转向。对物质生活的极度窥视和贪婪索取,几乎消费掉了人的全部时间,那里还有空下来的节奏,留于读书的韵律。偶有觉悟的人群,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意欲找一个小院,种一些楠竹,养一池锦鲤,挂一批字画,焚一柱清香;在寒梅初孕、桃花含羞、蔷薇正开、杜鹃怒放、兰花吐蕊的当口,在似拙而雅,既浓还淡的古琴声中,借一盘来自远古的月光,体味大观园中的风情故事,实为人生快意的所在。

可是,今天的书里,难有精美的华章,所讲述的内容,多是无聊的期许和个人情仇的滥觞。书之不雅,又偏偏要求人家持一个雅量顾之,岂不是一个一相情愿的、并且是一个近乎生硬的“载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是因为燥动的心态,笔下的胡言乱语,如扫把扫地,即使是一筐垃圾,也要硬生生的结集出书。书之无徳,也难怪人家远离书桌。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宋朝皇帝赵恒为了鼓励天下士子努力读书,御笔亲作《励学篇》,传布天下: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这些鼓动人心的语言,对大宋王朝的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那时的书里,我想是有这些东西的,这是我故意的作直观的理解。因为,我知道,现在的书里,除了言之无物,便剩下言之无物了。

喧嚣的市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耀武扬威。夏蝉嘶鸣于枝头,脑乱了多少静谧的华堂。红䄂添香,是科举考试制度下无情的淘汰法则而催生出来的温馨场景。由此而费劲心思做成的“过桥米线”也味传千秋。读书何必深山,士者也无须挑剔场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同样,这也是读书人所应有的精神状态和风貌。林泉野径是读书的绝佳去处,都市繁华一样是读书的立身之地,唯有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才能真正找到一份宁静的读书生活。还是听听赵恒是怎么说的吧: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卧榻之侧,唯有好书。向伟人学习,是向其致敬的一种态度。

作者简介

如果觉得《【齐飞之友】第五百八十三期 【随想笔记】 《应读书》 作者:齐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