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亲子战役:面对任性的孩子的育儿知识

亲子战役:面对任性的孩子的育儿知识

时间:2024-03-27 15:31:52

相关推荐

亲子战役时光+|【育儿知识】你家孩子任性吗》是一本关于亲子关系和育儿知识的专题读物。在这本书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探讨了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得任性,以及家长应该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和相处。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专家的建议,本书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学会以更理性、更温暖的方式应对孩子的任性行为。书中还包括了一些教育方式和亲子活动,帮助家长们建立更健康、更积极的亲子关系,并使孩子能够更好地成长和蓬勃发展。 无论您是刚刚当上父母的新手,还是已经有多年育儿经验的老手,这本书都将为您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发,助您走上更加和谐美满的亲子之路。

现实生活中,任性的孩子越来越多。对于任性的孩子,家长通常采取两种态度。要么顺从孩子,希望他长大后会好一些;要么火冒三丈、以暴制暴。这些都是不妥当的行为。

如何妥当地面对任性的孩子,我们先来区分个性和任性这两个概念。

个性:指有自己的主见,碰到问题时,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和合理行为。

任性:也表现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但坚持的是不合理的观点和行为。

所以说,“彰显个性”和“骄横任性”完全不是一回事。

案例回顾

案例1琪琪带来了一辆遥控汽车,小宝见了也要玩,可琪琪不同意,小宝上手就抢,琪琪赶紧跑到妈妈那儿告状。小宝就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将遥控汽车使劲扔到了地上,还边跺脚边喊:“让你告状!让你不给我玩!”

小结:小霸王型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幼儿园也会争抢玩具、小椅子,霸占滑梯、秋千,稍不如意就会情绪失控。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挫折耐受力比一般孩子差,常因一件小事就爆发出强烈愤怒的情绪甚至一定程度的暴力行为,其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不稳定性和反复性。

案例2早晨起床的时候,月儿要穿蓝色的衣服,妈妈说蓝色衣服脏了。月儿说我就是要脏的。中午吃饭,妈妈让月儿不要边吃边玩,月儿用勺子开始演奏音乐。吃完饭,妈妈让月儿睡午觉,月儿说:“不,我还想看绘本!”

小结:唱反调型的孩子。他们通常表现为你说东我偏往西,你让我这样做我偏要那样做,反正就是不听你的。

案例3晚上十点,小强看了广告后要喝可口可乐,妈妈告诉小强商店已经关门了,可小强又哭又闹,开始在地上打滚。实在没办法,妈妈只好领着他一条街一条街地去寻找商店。

小结:自我型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通常会用哭闹不止的方式获得“要什么给什么”的特权,在一次次的欲望满足之后,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就会过度膨胀,这种现象在独生子女的隔代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案例4家里来了客人,田田开始发威。不仅蹦来跳去,还把客人的鞋子乱扔。爸爸觉得太没面子,过去和田田讲道理,可田田绕着爸爸就跑开了,还对着他吐舌头,扮鬼脸。

小结:人来疯型的孩子。这些孩子会在公开活动的时候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引起别人的注意,会在人多的时候满教室乱跑。人越多,他们越由着自己的性子。

案例5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小天用手指堵住了水龙头的出水口,让流出的水溅得到处都是。他还把肥皂和洗衣粉全部倒进了池子里,用水冲得卫生间全是泡泡。妈妈告诉他不能这样胡闹,结果一不留神,他把妈妈的口红当蜡笔,墙上到处都是他的“作品”。

小结:胡闹型的孩子。他们通常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任凭家长抓狂,这种孩子在大人眼中是最顽皮、最不好管教的孩子。

不管孩子表现出来的是小霸王型、自我型、唱反调型、人来疯型、胡闹型,心理学上把这些表现都称之为“任性”。

亲子战役:面对任性的孩子的育儿知识

任性产生的原因

以父母为交往伙伴

在交往中,父母不会与孩子争夺利益,一切利益自然归孩子所有,在这种没人平等地与孩子争夺利益的交往情景里,孩子自然缺乏谦让精神,缺乏互爱互助的情感,表现出任性特征。

溺爱

很多任性行为是在父母过分宽容、娇纵的结果下形成的,如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缺乏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也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有些家长无视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需求,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一味限制,甚至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这种专制作风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一旦亲子矛盾激化,孩子就会以他的任性和顽固对付家长的任性和顽固。到时候,家长就会束手无策,对孩子失去控制。

家长缺乏耐心

有些家长一开始还坚持原则,但在任性的孩子面前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大多数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大了可能会变好一些。其实孩子的自制力还没有觉醒,他们大多希望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所以说,在妥协和等待中,孩子不会自动“变”好。

面对孩子任性,我们这样做

当孩子的任性行为发作时,家长要冷静,类似“不信老子管不了你”“看看到底谁说了算”的想法只能激化矛盾,导致亲子关系恶化。所以说,“以暴制暴”的方法在处理孩子的任性行为时是最应该避免的。我们不妨尝试以下这些方法。

不迁就

任性行为在小时候常常表现为哭闹、打滚、摔东西、不吃饭等。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坚持原则,采用“冷处理”的办法不予理睬。孩子的哭闹本来就是给大人看的,如果大人不去理睬他,他慢慢也就觉得没意思了。

预防法

孩子的任性发作一般都是有预兆的,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孩子每次经过玩具柜台时都要求买玩具,那么家长去超市之前先跟孩子说好:“如果同意不买玩具,妈妈就带你去超市。”先做好工作再出发。

理解法

在情绪上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孩子的约束。当然,对于孩子的合理需要,家长应及时予以满足,不要等到哭闹后才给予满足,否则容易强化孩子以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行为倾向。

严格法

任性的孩子往往是抓到了家长的弱点,对于那些不应该满足的无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决拒绝。

一致法

对于孩子的要求,父母统一后再答复孩子,答复了之后就要执行,不能出尔反尔。对于那些不应该满足的无理要求,父母要一起坚决拒绝,决不能“一人唱黑脸,一人唱红脸”。

转移法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易于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把注意力从他坚持要做的事情上转移开,从而改变任性行为。孩子在商场里玩得不想回家,如果妈妈说,“我们回家吧。”孩子可能坚持还要玩;如果妈妈说,“走,妈妈带你去坐汽车。”孩子可能就愉快地答应了。所以要善于用语言转移,要多说“好,可以,但是……”少说“不可以、不行、必须……”。

回避法

当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暂时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这时,家长再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加以纠正:

●面对孩子的胡闹行为,采取不解释、不劝说、不争吵的办法,否则就会强化孩子争吵、胡闹的行为。可以先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做你正在做的事。

●如果孩子进一步胡闹,且使你难以忍受时,可以暂时离开现场。这时仍然保持不批评、不与之讲道理、不打、不骂的态度。

●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告诉他:“刚才胡闹是不对的,现在情绪稳定了,你可以做你自己的事去了!以后再这样,我们仍然不会理你。”

交往法

多和同伴交往。因为在同龄人中间,任性而不遵守规则的孩子很容易被群体所孤立,他们会真切地感受到任性不受欢迎。而且在群体中,那些通情达理的孩子也在无形中给他们起了榜样作用。久而久之,孩子身上任性的毛病就会逐渐淡化。

适当的惩罚和奖励

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过了吃饭时间,父母把食物收走就可以了。在行为干预的过程中,对孩子表现比较好的方面,父母也要进行适当的奖励,如拥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奖励不能过多、过大。

习惯法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从根本上解决任性问题。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一般比较通情达理,容易沟通。

END

武城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作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下属的一所幼儿园,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依法办学,用爱教育的理念。办园来,全体教职工不懈努力,为所在地片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服务,多年来为片区幼儿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周边社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作为国学示范园,我园十分重视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中心,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旨在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添加关注,带您科学育儿

如果觉得《亲子战役:面对任性的孩子的育儿知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