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清华毕业父亲分享育儿经验:学习上的坚持与不妥协

清华毕业父亲分享育儿经验:学习上的坚持与不妥协

时间:2020-08-28 07:45:55

相关推荐

这篇文章将分享一位父亲的育儿经验,他将孩子送入了清华大学,并探讨了在孩子的学习上不妥协的三件事。这位父亲将分享他是如何通过教育和引导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塑造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内在动力。文章将介绍这位父亲如何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鼓励他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懈努力。这位父亲也将分享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这篇文章将对父母和家长们提出建议,探讨如何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做出正确的教育选择,以及如何在孩子的学习上不妥协。

本文由@名师讲学习方法原创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全文一共2567字,阅读大约需8分钟。

文 | 名师讲学习方法

梦想把孩子送清华北大,这是许多中国家长的教育愿景。

然而,这个梦想绝非容易之事。毕竟在中国,每年有多达900万人参加高考。

在如此庞大的竞争下,想要被清华北大这两座中国的顶尖学府录取,基本得意味着这个学生,从小文化课成绩就得是某个班级、某个学校甚至县市区的第一名。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些别的加分、或者特殊渠道。

比如说,针对贫寒农村学子的“专项计划”,对于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免试保送”,以及面对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的“降分录取”等等。

但是,每一条途径,都绝非坦途。

01 被清华大学录取,孩子父亲分享经验

杨晨铭就是通过这一条“特殊渠道”,最后考上清华大学的。

他的父亲提到:“确定被清华录取后,陆续收到很多人的祝福,也有很多人询问我,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画画,又是怎么考上清华的?文化课和绘画能否兼顾?”

在一一作答中,这位孩子父亲提出,画画上大学不是捷径,通过艺考上名校绝非坦途,而是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汗水,需要付出科学的规划,以及异于他人的坚持。

作为父亲,虽然在孩子面前,他一直扮演者一个“严父”的角色;但是从内心上,他一直是以儿子为骄傲的。在孩子从小的培养上,他总结了3个关键点,给大家做借鉴。

这也是他认为,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的父母应该坚持好的3件事。

02 坚持兴趣的培养,树立目标不放弃

清华毕业父亲分享育儿经验:学习上的坚持与不妥协

让孩子走画画这条路,其实经过了非常多的选择和考量。

像如今许多的00后小孩一样,杨晨铭从小就参加了许多的课外兴趣班。最开始的时候,孩子在羽毛球、英语、奥数、国际象棋、画画等多个班里连轴转,周末总是一刻不敢停歇。

但是,他和孩子的母亲都认为,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孩子的精力有限,文化课学习也好,兴趣也罢,应该得有个专长。按照孩子当时初中的成绩,他们认为把孩子一些所谓与文化无关的爱好停掉,让孩子专攻文化课,也许也能考个不错的985、211大学。

不过,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时孩子自初中起,就逐渐在绘画上表现出了突出的兴趣和成绩。他们也认为,不能如此扼杀了孩子的喜好。“成为设计师”是孩子当时的梦想。鉴于中国原创设计、传统文化艺术还有设计艺术上,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他和孩子母亲,以及孩子本人一致达成了,对这一梦想的共识:“尊重,孩子的选择。”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却是多变的,他一会儿想考央美,一会儿又觉得广美也不错;一会儿打算将来学服装设计,一会儿又打算去考建筑设计。而作为父母,对他的这些想法,孩子父亲却也表示:理解、支持。

“只要前提是大方向坚持不变,现在打牢基础,将来干什么都行。”

03 坚持什么是时间,就干什么学习的事

不管艺考、高考,看似一朝考取,其实努力数十年。

在当时高中繁忙的课业压力下,杨晨铭父亲提到儿子,也有过一段“疲惫、松懈”的时光。

“那时候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的自习课用来画画,下课迷恋打篮球,经常被老师反馈到家中;而周末去到画室学习的时候,也常常不按画室老师的要求执行任务。”

拿孩子自己的话说,那是“自我感觉良好”;而从老师、家长的角度来看来,这就是“心浮气躁”的一种表现,是十分危险的。

当时,为了将孩子的这一心态纠正过来,他和孩子的老师均与杨晨铭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尤其是对孩子明确地提出:文化课上画画,不过是一种逃避心理,该干的不干好,去干其他事情,这是在为“正事干不好”而找借口!

他对孩子要求到,如果真的想画画,那就“停下来”去画,看能否画成第一名?真希望去打球,就去体校,看能否争取冠军!

谈画画的时候,不要说什么“成绩不错”;学习文化,就不谈“画画多牛”。在做什么事的时候,要坚持把时间和心思,都花在正确的事上,不要左顾右盼而言它!

兼顾“文化课”和“艺考”,就需要孩子拥有更加强大的决心和毅力。

04 家长坚持不偷懒,能管的时候不放松

孩子上学这么多年来,除了周一到周五送完孩子去学校,周末还要陪孩子上兴趣班、辅导班,经常不是在等孩子放学,就是在陪孩子去上学的路上。

孩子学得很疲惫,其实家长也经常等得很疲惫、很焦躁。

周边很多朋友小孩,最后大人问孩子一句“还想学不”,小孩子一句“不想了”,一家人也就和和气气地放弃了培养。对于坚持一件事来说,最难的就是当一个人想放弃了,大家就都想放弃了。

这样的情况,在孩子的叛逆期,尤其是初中的时候尤其突出。

“像我的孩子,一个男娃娃,随性、调皮是天性。”这位父亲提到,“对此,我没有少跑学校,非常注重和老师、学校保持沟通,随时注意孩子的成长动向。”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积极做好方法上的调整;这一点我和孩子他妈妈,也经常进行反思。当孩子尚处于能管的时候一定要多管,等真正长大了,到了不能管的时候,做家长的才不后悔。

像孩子最后冲刺的时候,杨晨铭的父亲还专门跑到学校去收了孩子的手机。他明白也许当时的孩子“很不能理解”;但是他认为,网上说的“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也绝不是危言耸听。

这就是作为一名父亲,当孩子要面临大考时的心情。

最后,这位父亲还总结到,教育的过程里,给孩子找一个好的老师和学校,包括面对考试得失的心态也很重要。孩子校考的成绩出来之前,由于感觉上觉得自己考的非常不好,杨晨铭的情绪一度非常低落。

于是他对孩子安慰说:“没什么大不了,不行明年再考!这些年我们对你的培养无非是允许你不优秀,不允许你不努力!只要努力了,目标终能实现。”

因为考试只是一个点,而人生是一条线,没有人因为一场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为一场考试输掉一生。杨晨铭父亲坦言:考上了清华,这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但后面的路更长,还需要孩子继续努力。

但这一次,他也对孩子说出了那句萦绕在自己心头的话:“儿子,你是爸爸的骄傲!”

大家好,我是@名师讲学习方法,关注我!大家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学习成长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我建议你看看

如果你是家长,应该问问孩子是否有成套学习方法,没有要马上学

孩子英语成绩总拖后腿,千万不要放弃,其实就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

来川老师的学习方法课及教材、单词书¥28淘宝月销26购买

如果觉得《清华毕业父亲分享育儿经验:学习上的坚持与不妥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