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水墨紫阳】黄振宙:“紫阳”探微

【水墨紫阳】黄振宙:“紫阳”探微

时间:2023-10-07 08:09:41

相关推荐

【水墨紫阳】黄振宙:“紫阳”探微

“紫阳”探微

《水墨紫阳》节选

黄振宙

对生于紫阳长于紫阳的我而言,一直都想对“紫阳”这个符号进行一点梳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串缀,也好。目的是为了能更多地厘清她既往的脉络,尽可能地敞开我们自己的历史,将深藏在这方热土中的隐秘打开。但由于能够找到的关于紫阳的史料很少,所以就把与“紫阳”相关联的文字串缀起来,旨在集结或敞开一些关于紫阳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紫阳”这个符号所蕴含的文化与历史意义,唯有这样,我这颗有些忐忑的心似乎才能安然、释然一些。暗自思忖,凡天下赤子谁对故乡不是如此呢?那魂牵梦绕,那无限眷恋,那切切挚爱,又怎么能割舍得了?近几年,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一些关于紫阳的碑版文字,闲暇之时又翻阅了仅存的紫阳老县志。这些文字,足以令我为之动容。在幽思怀古中,缅怀与纪念都有了温润的质感,多了鲜活楚楚的参照,有了穿越时空后的肃然起敬。而那些可以触摸的历史的余温让我对熟悉的故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感受,亲和那些既往的灵动——关于紫阳的文字,哪怕是片言只语,哪怕是因为仅仅带有“紫阳”二字,也让我感到温暖和亲切。这种敬畏之心、感念之情不仅是深沉的、真挚的,更是与生俱来的。披阅这些文字,真可谓是“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亦感慨良多,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在纠结着,时感有一种力量驱策着我,赶我进入那亦真亦幻的时空隧道,那一团时隐时现的灵光仿佛在引导着我走向更深处,似乎是悠悠古风在告诉我说:你就把你能够感知到的关于紫阳的符号记录、串联起来吧!于是就有了《“紫阳”探微》这篇小文。

紫阳是个传说,但又不仅仅是个传说。说她是传说,那是因为迄今能够知道的、最早关于“紫阳”的文字,都是神话传说类的;说她不只是个传说,是因为在历史的演进变迁中,她不仅仅是神话的、宗教的、传说的,更是“纪实”的、文化的、诗样的。因为,不管是历史的印记,还是神话传说,其本身就赋予了“紫阳”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其内在张力和外在魅力就这么横陈在不断演进的时空中。

若按先后时序,梳理或串缀,可以说,紫阳者,神仙也,道号也,真人也,道教之一门派也;紫阳者,儒学之一脉,朱子之学、之书法也;紫阳者,书院也;紫阳者,一王封袭之谓也;地名也,地标也;紫阳者,花名也;紫阳者,文化符号也。

位列仙班又冠以“紫阳”者,紫阳左仙公石路成也。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金母元君》中有这样的文字:“是时三元夫人冯双礼、紫阳左仙公石路成、太极高仙伯延盖公子、西城真人王方平、太虚真人南岳赤松子、桐柏真人王子乔三十余真,各歌太极阴歌阳歌之曲。”

名紫阳之神仙者,“紫阳真君”也。《神仙传》云:“李脱,周时蜀国人,蜀人计其寿八百岁,所以称他李八百。到了秦代,李八百闻汉中唐公昉有道心,于是前往度化,经过唐公昉夫妇及三婢为之舐恶疮并奉以洗浴恶疮美酒三十斛之试后,李八百以《丹经》一卷授予唐公昉,唐公昉夫妇遂入云台山炼药,药成服后,即到成仙而去。”又有传说称:“周穆王时居金堂县龙跷峰,曾三次在金堂栖贤山学道炼丹,号紫阳真君,成仙后,得封妙应真人。”

以道号而名紫阳者,亦早矣!号“紫阳真人”者有二:一是西汉道士周义山,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紫阳真人周义山,姓周名义山,字季通,汝阴(今安徽阜阳县)人,是西汉开国元勋周勃的七世孙。父亲名叫周秘,官至陈留刺史。……黄老君遂使授之大洞真经三十九篇,有玉童二十一人,玉女二十一人,皆侍真烧香,昼夜习之。积十一年,遂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上诣太微宫,受书为紫阳真人。佩黄旎之节,八威之策,带流金之铃,服自然之衣,食玉醴之饴,饮金液之浆。治葛衍山金庭铜城,所谓紫阳宫也。紫阳有八真人,君处其右。”传说其“入蒙山遇羡门子,得长生要诀,白日升天,号紫阳真人。”而另一位“紫阳真人”则是北宋的张伯端,他与紫阳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说,没有张伯端,就没有紫阳这个县,就没有诸多关于紫阳的命名;而没有紫阳——这个阳光静好、紫气充盈、环境清幽、胜似蓬壶的人间仙境,真人何时能参得天地之玄机,探得大道之精微,悟得性命双修之至境?也许还尚未可知。在这个意义上说,紫阳就是张伯端的“漆园”之地,一如老子之“柱下”。

所谓道教之一门派,即道教内丹派南宗,北宋张伯端为其开山之祖,位居“全真道南五祖”之首,该派以“先命后性”的修炼方式着称。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因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称紫阳派。张伯端在其代表作《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他认为黄帝的《阴符经》及老子的《道德经》是丹道之祖。《悟真篇》集内丹道经之大成,总结和完成了炼养内丹的理论与方法,因而其与《参同契》同被尊为道教的“丹经之祖”,张伯端被尊为道教清修派丹法南宗的开山之祖。史载:《悟真篇》成书于临海,说在熙宁三年(1070年),张伯端“丹成返台州,传道授徒”。因丹法“三传非人,三遭祸患”的原因,遂萌发着书之意,于熙宁八年(1076年)在临海着成是书,目的是使有缘者能“寻文解义”,有所心得。然史亦有载云:张伯端“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遍历四方。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今紫阳县紫阳洞)修炼”。《陕西通志》载云:张伯端“‘转秦陇’,曾在汉阴县紫阳滩修炼”。这就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张伯端到紫阳仙人洞(紫阳洞)修炼过,当是历史事实,因此于斯地炼成内丹的可能性极大;二是由于他只在紫阳洞修炼过(有考研者推算,张伯端在此修炼时间约为两年半左右),余则大都是游历四方去了。所以,其“精诚至道,术业大成”必然与紫阳仙人洞息息相关,即便《悟真篇》不是在紫阳撰写的,但最起码其腹稿、其集思想之大成应该是在紫阳仙人洞完成的。《康熙紫阳县志》有载:“紫阳真人师事青城仙翁,默受真诠,直抵汉水至瓮儿山石洞,静定保元,面壁数年,白日冲举,留悟真篇行世。”不管此论是否成立,恐怕并非全是牵强附会之言。其实这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正如临海和天台至今还在争论张伯端是他们的家乡人一样,这不是“楚人失弓”吗?我们有了张伯端,有了《悟真篇》就已足够。至于其他,除必要的学术考订外,大抵均可忽略。对这方水土而言,可以说,是紫阳成就了张伯端,而张伯端又造福了紫阳。这种相得益彰的关系,因已超越至文化宗教的层面,所以就有了特殊的意义。相信这种关系不仅仅囿于既往,彼此的辉映还会照亮未来,直至久远。这无疑是张伯端的幸事,道家南宗紫阳派的幸事,更是文化的幸事,紫阳的幸事。然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宋代的张伯端是以文化名人的身份而出现的,是以道家理论家的学术成就而闻名于世的,他的《悟真篇》被收入《宋史·艺文志》就是一个最好的注脚。后因道教南宗的发展,他被奉为一门祖师,那是因为他对内丹理论的集成与贡献所决定的,也正因为这样,清雍正年间他被敕封为“大慈园通禅仙紫阳真人”。如今的“紫阳悟真观”被尊为中国道教南宗四大祖庭之一,全因张伯端在此修炼的缘故。

道号乃道士之尊称。所谓“道士”,即“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由道士和道教的显隐而想到了历史的吊诡与变迁。秦汉以降,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历史现象是,每在改朝换代之初,为休养生息,“道家”总要归显学而昌明于一时,成为朝野共同的向往和信念支撑,这个理想和信念所带来的天下清平无论是真是幻,起码在表面上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即便是在“中乱”之后,道教的“中兴”现象亦屡见不鲜。这大抵是由道家的思想体系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与诸如“道法自然”“ 清静无为”“三才”和谐、无所不容,易行难知、事少而功多等概念密不可分。大体上可以说,在历史的演进中,尊道重士之君不乏其人,清静无为之流亦代代无穷已矣。唐玄宗李隆基对道教就颇为尊崇,对道士也另眼相看,有诗为证:“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赐道士邓紫阳》)唐代另一位着名的道士胡紫阳,随州人,俗姓胡,道名紫阳。他有三千多名弟子,与李白过往甚密,胡紫阳去世后,李白受托撰写了《汉东紫阳先生碑铭》,称“先生含弘光大,不修小节。书不尽妙,郁有崩云之势;文非夙工,时动雕龙之作。存也,宇宙而无光;殁也,浪化而蝉蜕”。李白还称“予与紫阳神交,饱餐素论,十得其九”,为此“篆石颂德,名扬八区”。

朱熹

1130-1200

另一位响当当的“紫阳先生”,就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的朱熹。他为何号“紫阳先生?”是因为朱熹之父朱松曾读书于紫阳山(位于安徽歙县城南),朱松早年受二程(程颢、程颐)学说的影响,为北宋末知名理学家,与着名学者胡宪、刘勉之、刘子羽等相友善。调石井镇时,公余常集镇中优秀士子讲习“理义之学”。镇民黄护替他在官署傍建一座“鳌头精舍”(石井书院),作为他讲学的场所。朱松是在福建泉州开讲理学的第一人,安海因之有“闽学开宗”之美誉。后来朱熹居福建崇安,为纪念其父,仍榜其所居之听事堂曰紫阳书堂,别号“紫阳先生”,以示不忘。后世随以“紫阳”名朱子之学、之书法。朱熹是宋朝着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被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史称湖湘学派自朱熹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紫阳之学”对后世的影响至为深远,有“春秋出孔子,南宋有朱熹。”的说法。如武夷山朱熹纪念馆大门两侧的对联:“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伊洛指的是“二程”理学,邹鲁是孔、孟的故乡,这两句话很好地阐释了朱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清乾隆皇帝于1787年为“紫阳书院”御题的匾额是“学达性天”;现代有名的楹联是:“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着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潘主兰撰)“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赵朴初撰)可见朱熹的历史功绩和文化贡献是巨大的,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的,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历史上,以“紫阳”命名的书院很多,分布遍及国内,至今在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仍存有“紫阳书院”之名。人们藉此来纪念朱熹,表达对理学的尊崇。在众多的“紫阳书院”中,杭州、苏州、徽州三地的紫阳书院最为有名。

紫阳者,地名也。《陕西通志》载:“县南紫阳滩旁有三洞,乃紫阳真人所居,称为紫阳洞。县名本此。”由此观之,紫阳滩得名早于紫阳洞,紫阳洞早于紫阳县名。若言及地标,紫阳滩当名副其实。县志有云:“紫阳设立于明正德辛未,治在紫阳滩之左,是为旧县,无城垣。嘉靖丙辰(1556年),知县张亨甫迁县治于紫阳滩之右,是为新县。”紫阳滩俨然一无可替代之地标也。置县之初,百废待举,城郭奠基,兹事体大,惜无相匹之物参照,只能以“滩”代为标识。(在我们的习惯认知里,地标一般都以高耸者为之,然紫阳却以低矮之滩反为之,“上善若水”果然不虚)。然而这一切,都与“紫阳真人”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张伯端在这里修炼,相信诸多地标、地名也就不复存在了。由检索得知,“紫阳”除冠以县名外,还有镇,即江西上饶市婺源县紫阳镇,它是一座千年古镇,始称弦高,又名蚺城,再称紫阳(以圣哲先贤朱熹别号冠名)。还有紫阳乡,其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东北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建立,以境内紫阳山得名(与紫阳真人无关)。此外,名紫阳者还有湖、路(武汉)等,至于观、宫、殿,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山冠紫阳者大都源于朱熹,全国有多处,名气较大的一是浙江杭州的紫阳山,旧名瑞石山,山上多奇岩、怪石、穴窦,元代建有紫阳庵,始名紫阳山。山上颇多胜迹,清咸丰末因兵燹而遭严重损坏,其中部分幸存至今。二是安徽歙县的紫阳山,即朱松读书的地方,也是朱熹号“紫阳先生”的由来,现已建成紫阳山风景区,成为较有影响的旅游目的地。三是安徽省滁州明光市的紫阳山,亦称九孔山,其山南北横亘。纷披八溪,东西垂屏。相传九孔相通,曲直短长无论,孔深莫测,罅穴隐隐。此外还有河南的伏牛山区、江西婺源、浙江东阳市等地亦有山名“紫阳”者。

据《明史·太祖诸王传》载:“朱谊漶,明太祖十世孙,秦靖王朱敬镕第三子,万历十三年(1585)袭封(初封)奉国中尉;万历十四年(1586),兄敬王谊澏薨,无子,谊漶加封(二封)为紫阳王,管理秦王府之事,十五年(1587)进封秦王。在位三十二年,至四十六年(1618)薨。谥号‘肃’。子朱存枢嗣封。”

紫阳花,即绣球荚蒾,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植物。原属于忍冬科或五福花科荚蒾属。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又称为绣球、八仙花、紫阳花,琼花等。以扬州栽培的琼花最为有名,被定为扬州市的市花。其花洁白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紫阳花》一诗中写道:“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看,连花都亦道亦佛了。

“紫阳”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其内涵和外延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这就类似于古人所界定的“大学”与“小学”,范畴不同,指向各异。“大学”之大就在于它是关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问,也就是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相一致性——或高度契合、或浑然一体——总之是规范世道人心、安排天下秩序的学问。而“小学”则是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以断文识字为目的,是故“小学”就成了文字学的别称。后来演变成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称不确切,主张改称语言文字之学。由此观之,凡属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的学问是为“大学”;凡为“大学”打基础、可归于“工具”范畴内的都是“小学”。以此为参照,可以说,“紫阳”的“大学”就是她全部的历史文化印记,包括其衍生或引申出来的全部意义;而她的“小学”就是“紫阳”这两个字的含义。宋代词人陈与义在他的点绛唇(紫阳寒食)中写道:“寒食今年,紫阳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愁无那。短歌谁和。风动梨花朵。”通过诠释“紫阳山下蛮江左”就能明白“紫阳”的字面含义了——

“‘紫’《广韵》将此切《集韵》蒋氏切,音呰。《说文》帛青赤色。《释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刑昺疏》紫,北方闲色。《又》恶紫之夺朱也。《何晏注》紫,闲色之好者。又水名。《史记·司马相如传》紫渊在其北。《注》文颖曰:西河谷罗县有紫泽,其水紫色。又姓。《广韵》出《何氏姓苑》。又同孳。《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注》紫,与孳同。柔弱之貌。汉典考证:〔《释名》紫,疵也,非正色。正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谨照原文正色之疵改五色之疵。又同絮。《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

‘阳’与阳同。见《字汇补》字注。(阳)〔古文〕《唐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羊。《玉篇》营天功,明万物谓之阳。《说文》高明也。又日也。《诗·小雅》湛湛露斯,匪阳不晞。《传》阳,日也。《左传·文四年》天子当阳。《礼·祭义》殷人祭其阳。《注》阳谓日中时也。《孟子》秋阳以暴之。又《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注》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又《玉篇》双也。又月建。《尔雅·释天》十月为阳。《诗·小雅》岁亦阳止。又《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注》气清而温阳。又《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又五月。”这是从“望文生义”,亦即“小学”的层面而言说的。

“紫阳”,好一个“闲色”中的“高明”!这怎么又与道家思想相契合了。是巧合,还是天意?大音希声罢。

陕南有个县叫紫阳县,即地名之谓也。其虽有“襟楚带蜀,挹汉通湘;羌庸之脊,势重紫阳”之美誉,亦有“雪浪随风帆交激,白云与青嶂争奇”之吟咏,但她毕竟地处僻野,古有“岩邑”之称,身在奥区之中。即便是人间仙境,大美深藏,但由于“路幽隘以九盘,城周围而半里”,便缺了人气,少了繁华。故拜谒者寡,驻留者稀。由于置县偏晚(魏晋南北朝时曾三次置县,除宁都县几经立废外,余皆为时较短,历史上多归汉阴、安康所属。直到15置紫阳县,才算固定了县名),加之战乱频仍,灾祸连绵,可谓是缥囊空空、湘帙无存,可供考稽的史料基本缺如。

若以“色空”而论,紫阳的“空”远大与“色”,一如浩渺的宇宙,空胜于实。这是因为在传统理念和既定的思维惯性里,或曰从“官本位”的角度看,千百年来,从这方贫瘠土地上走出的最大官员是兵部尚书,且只有两位(他们是明嘉靖、隆庆年间的进士,万历年间先后任兵部尚书的魏学曾和刘四科。)后世虽有“在昔尤多杰士:魏学曾事功彪炳,棠棣联辉;刘四科馆阁蜚声,箕裘绍绪。观流峙之交映。”的赞誉,但毕竟是“双士绝代”、显贵无多;而影响最大的文化人当数清光绪年间的进士赖清键,他参加京试会试考卷的三篇论文和一首五言八韵诗被收入《钦命四书诗题》中。然而在将近四百年的科举考试中,据不完全统计,紫阳学子考取进士的仅有六位【置紫阳县后,自1553年魏学曾考中进士后,后继者为:刘四科(1571年)、刘其德(1628年)、张鹏翥(1865年)、曾星辉(1871年)、赖清键(1883年)】。也就是说在刘其德和张鹏翥之间有二百三十七年时间紫阳未考中一名进士;而考取举人的也才三十一位(其中含进士五人),实际只有二十六人,这样的“贡献率”虽然是难以接受、不可想象的,但它却是历史事实。这不仅反映了紫阳的小而闭塞,同时也佐证了其教化之晚与经济文化的落后。

但就是这样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在新石器时代直至夏商直至秦汉以降,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遗存,使汉江紫阳段成为“古人类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家营、汉王城和白马石遗址,不仅说明了昔日的繁华,还为巴蜀文化扩展至汉江上游地区找到了实物史证,特别是“白马石文化类型”的发现和确立,不仅全面颠覆了斯地一直处于荒芜之中的片面认识,而且让我们知道了先民所创造的文化是独具特色的,紫阳的繁华亦不囿于唐代,明清之前的景象迥异于其后来。难以想象的是,这个蕞尔小邑,竟然与诸多传说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儒、道两家亦有渊源,即便只是称谓上的巧合,似乎冥冥之中天意自在,这已令人心生好奇且敬畏有加了。特别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诞生与紫阳渊源颇深,因而才使这方曾经贫瘠、荒芜的不毛之地有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滋润,才使这里乃至更多的人有了精神的归依和回家的导引,这才是紫阳的底气和灵气所在,这才是我们的根脉所系,滋养之源。文化的创造之地、集成之所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景仰的高山,紫阳有此,真是幸甚之至!荣光既属于过去,更应该属于未来。我们生生不息、有尊严地活着,所依赖的不就是因为有信仰的支撑吗?信仰是什么?是文化,是价值取向。

想象中的张百端,在巧遇刘海蟾,并授以“金液还丹火候之诀”后,先是经历了“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的贬谪与流放过程;获释后回老家过着“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无官一身轻的生活;接着就又开始了“有蓬莱海上仙。绰然,四边,滚滚云撩乱。”的寻觅与游历。但他的“芒鞋竹杖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清欢与洒脱,并非是游山玩水、漫无目的的,历尽艰辛的他是要找到一个可以穿越古今、能够贯通天地与人之元气、真气的既幽静又清明的修炼场所,来参透“三才”之玄机、之和谐统一,要悟得性命之惟微,必先修己身、正己心 ——“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然后才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继而“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最终完成他“征圣”与“宗经”的融会贯通,达到所谓“道心惟微”,即惟精惟一的“大道”境界。

于是,在九百多年前的某一天,大约是在仲春或初夏,或阳光明媚,或雨后初霁,一位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的老者或伫立在山峁之巅环顾,或昂首在轻舟船头注目,映入他眼帘的是:汤汤汉水切映青山,天地为之朗阔;孤帆偶尔掠过一厢青碧,万山门户层层叠叠,开阖交替而幽明变换;汉江两岸竹树森蔚,任河碧波荡绿拂翠。两水交汇处,但见一个偌大的太极图在江面回旋,“阴鱼”或青或翠,“阳鱼”或碧或黄,它们既轮廓分明,又相互依偎,浑然一体地旋转着。放眼处,天蓝山青水碧,太极一侧,即江右沙滩之上古木参天,葱葱郁郁,在如洗的碧空下,天地清新,明澈满目,叠翠合碧,凝神注目间,只见山腰一微凹处紫烟缭绕,仙风徐腾。老者见状,一捋白髯,会心地笑了。暗自吟道:“仙境何处觅?蓬莱即斯地。若要悟真极,就此沐紫气。”《道光紫阳县志》亦载云:“真人见瓮山则蜿蜒而秀拔,汉水则萦环而纡绕,其洞则窈窕而玲珑,其石则峥嵘而突兀,遂焚修面壁于是。”于是,水上客船缓缓过,天上浮云悠悠移,而这个行者就留在了这里,向着紫光融融、仙气盈盈的紫阳洞走去。他这一驻足,就留下了一个传奇,一个文化的传奇;也留下了一个神话,一个真正的千年一叹!这个苦旅者不是别人,他就是文化行者、“紫阳真人”张伯端。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追问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张伯端为什么选择了这里——那个后来被称为紫阳的地方?当时的环境是可以想象的——荒山野岭,野兽出没,沿江两岸,除极少简陋的码头和关隘处的兵营(相当于今天的“兵站”或检查站)外,人烟应当是十分的稀少。即便是在240年前,县令张志超亦叹其曰:“迨今芳踪胜躅,湮没于芜草荒荆中,鼷鼯虺狸所盘踞,盖已历五百有余岁矣。”(《瓮山仙迹记》)我想,吸引张伯端的除了地理上的“邈彼绝域,幽邃窈窕”外,那幅自然形成的不断旋转的水上太极图,无疑令他心动不已,是水中的奇景挽留了他。而附近的码头或兵站,无疑为他的基本生活提供了起码的便宜。他也的确是该歇一歇了,两次游历(台州→岭南→延州→秦州→凤州→晋州→真定→成都=>汉中=>天台=>秦陇→凤洲=>邠州=>兖州=>常州=>杭州→天台→广西=>罗浮=>天台。)大都是徒步而行,多少风雨多少险阻都没有挡住他寻觅人间仙境的脚步;多少山光水色、风花雪月都没能让他驻足。他只在意自然奇观,诸多名胜于他不过是过眼云烟,无论是“长虹饮涧中,是时新雨霁”的美景,还是清香袅袅梵音阵阵清凉世界,似乎都不足以令他流连忘返。直到那一汪上善之水回旋出完美的太极图,“他们”才算是遇见了最好的彼此,也可以说是奇缘得结,如愿以偿的是“天人合一”之后的“情景合一”。这看似偶然的一遇,对紫阳、对这个水上太极而言,又的确是天赐良缘、幸莫大焉,对张伯端来说,亦是如此。因为这一“缘起”非同小可地为道教南宗紫阳派开了山、奠了基。其“缘分”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这千载难逢的奇遇不仅造就了张伯端和他的《悟真篇》,也造就了紫阳的历史和文化。谁能说这不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最具典型意义的个案?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比喻:这次奇遇中的双方,一方是太极的“阳鱼”,一方是太极的“阴鱼”,自然中的太极已经互动了亿万斯年,而水上奇观与人的发现这个“太极”则是以张伯端为“肇始”的。此情此景,可谓是物我交融,相得益彰。也正因为这样,文化的、宗教的意义才可能彰显出来。

在此之前,这里关于“紫阳”的符号大多是一片空白,很多处女地都是没有被命名的。但因了与张伯端的相遇,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拓荒者——一个复合文化符号的奠基人,他不仅定格在千年前的时空,也影响到后来,直至久远。因县名为“紫阳”,所以在这方土地上,以“紫阳”这个地理概念而命名的特产、地标、非遗项目等,就多不胜数了。其所谓“余窃稽县治之江滩、沟渠、茗茶、竹石均以紫阳得名。”

遐想之中,张伯端在告别他修炼了两年多的紫阳洞时,该是一幅怎样的神情?白髯飘飘的他,已经不是从前的苦行者的他了,定是一副释然、超然、泰然、欣然的神态。全然不是现代武打小说和影视剧中那个叫“紫阳真人”、功夫了得的武术宗师,因为真实的他只是一个“文化学者”、道教理论家,没有理由和能力去干预江湖、去打打杀杀!愚以为,张伯端超凡入圣的飘逸当源于他“神驰八极,非为器用”的修炼与心得,源于他的思接千载而无凝无滞,源于他宇宙情怀的大有大无。正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样,其“胸中有丘壑,叶纳百万兵”便顺理成章了。大凡一代宗师,只有“敬天继圣”在前,方能“独秀前贤”于后。这大概就是天道、地道、心道之融会贯通之至境吧!人世间的奇遇惟天缘得赐、良缘得结,才能开花结果,才可证得“缘起性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紫阳这个县与“紫阳真人”这个人,就是天缘惠赐、良缘善结的典范。舍此,张伯端与紫阳的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就无从谈起。其奠一宗而开五祖的盛况也许就子虚乌有了。其集道家内丹之大成的经典之作《悟真篇》能否金声而玉振,可能还得打个问号。但紫阳真人张伯端又的确是达到了“越世高谈,自开户牗”的境界,说其思想、其文化的历史价值是“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亦不为过。

我们因张伯端而踏实,而有了家的感觉。“悟真的烛”既辉映了历史,也照亮了我们。于是我们才有了心灵的皈依,有了文化超越的向度和维度,也为生命的自由和自在找到了更为辽阔的参照,让“道法自然”不再空泛,不再遥不可及。因了张伯端的存在,我们才与“惟精惟一”之“道”有了亲近感,有了可以触摸的温切。这大抵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紫阳和“紫阳真人”的魂魄所在,魅力所在,意义所在。因为文化才是我们的精魂,是我们安顿自己、获得尊严的必须和前提。

关于“紫阳”,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因为对地理上的紫阳太过熟悉,且大都是直观上的有“色”之物,所以在认识上就多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层面,狭隘地理解了“故乡无风景”的特殊指向。由此导致了对“紫阳”这一历史文化符号的片面认识,甚至妄自菲薄而自惭形秽,总以为她从古至今都是“石林水汭虎豹交迹之乡,人薄之者如道旁苦李,生于其地者如海外别区”,是“猿将出穴而窥人,鸟自呼名而弄响”;“江涛横波而惊鱼,山花乱落而骇鹿”。更何况,在儿时的记忆里,到处看到的是“跻硉矹以为扉,缘巉崖而结屋。峡无路而舟通,涧有桥而木独。”所以,能够听到的赞美不是“巴峰环拱,秦岭回翔”,就是“以任河清汉为汤池,将紫壁青峦作捍卫。”之类的辞赋小令;言紫阳之荒僻幽静,便是“云里呼堂,松间喝道。”表城、衙之小,则是“步林泉以判事,岩阿即长吏之衙。”说境僻,则有“入溪谷而访贤,野老类巢由之傲。”惜开化时晚,就发“溪藏柳市,邑无车马之喧;堡筑蘅庐,家无诗书之裔”的喟叹。我想,如果完全沉溺于这样的“意境”,那就给人一种太过直观和平面的感觉,好像紫阳除了“穷山恶水”就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了。这无疑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直线思维所造成的结果,它不仅忽略了紫阳的历史纵深(据考古发现:紫阳马家营遗址除有多个文化层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层;白马石遗址被考古界确定为“白马石文化”),又轻看了“紫阳”这个文化符号的内涵。为了一个小小的愿望能够实现,亦即在我极其有限的考稽与查阅中,一直想厘清“紫阳”二字的含义,就是这样一个有点“掉书袋”的甚至是迂腐的想法,竟然也难以如愿以偿。为何?因为工具书上没有详尽的解释,现存的地方志中亦语焉不详。上面对“紫阳山下蛮江左”的解释也仅仅是从文字学之训诂、之音韵考证而言的,不仅有些艰涩,好像也没有说清“紫阳”二字是如何组合的,其寓意又是什么?或许在文字学上,本来就是这样。现在最普遍的诠释是:“紫气东来,阳光普照”,是为紫阳。这样的释义在望文生义的层面似乎没有错,但仍难以让人信服,因为能够代替“阳光普照”的词语很多,不为“普照”所独有。所以就觉得这样的释义既无籍可考,又有“直译”、想当然的嫌疑。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一处虽与前面的解释有些相悖,但比“望文生义”要好一点的释义是:“紫,表示紫萱、紫玉、紫薇;阳,表示明亮、温暖、生长。”意蕴“紫阳”可以解为:“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宋·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前面两句是:‘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这是从字面上的组合而言的。而紫阳县之“紫阳”则是清楚的,其直接源于张伯端(紫阳真人);至于其他的“紫阳”之含义前面已经作了简单的串缀,不再赘述。

紫阳是典型的移民地区,置县前土着很少,移民多来自原江南省所辖范围。“五方杂厝”形成虽早,然融合时久,风俗日纯,故亦有世家间出,于是教化随昌,礼文渐盛。在现实生活中,大凡来过或熟悉紫阳的外地人,大都觉得紫阳是一方世外桃源,清雅朴素、自然天成,亲切温润,是逍遥自在的蓬莱仙境。对紫阳人的评价是:清新而旷达,豪爽而散淡,真诚而率直。如果真是如此,这是否与斯地为道教兴化之区、为“紫阳真人”之洞天,乃至更早的神话传说有某种渊源关系?我想,肯定是有的。

这就是我对“紫阳”这个文化符号的基本释义,也是我为什么要写《“紫阳”探微》的原因。

由于资料有限,加之学养不济,“串缀”难免挂一漏万,点滴努力或成泡影,唯恐有辱斯文。在此不揣浅陋,意为略尽绵薄之力,以表赤子之心,以释挚爱宿怀;旨在抛砖引玉,恳请方家不吝赐教,或可代为了却心愿。此等尝试,是否有益,说它不清,见仁见智罢。我想,只要尽心尽力了,也就无怨无悔了。

黄振宙,男,1963年出生,大学学历,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00年出版散文集《心影留痕》,出版散文、诗歌集(各一集)《心灵的探访》,出版散文随笔集《一叶集》,出版散文随笔集《小言无愧》,出版随笔集《微言缀琐录》。

往期推荐点击打开

(特别感谢图片作者,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删除)编辑:徐培顺审核:钟长江投稿:邮箱644096243@ 微信13991532768

如果觉得《【水墨紫阳】黄振宙:“紫阳”探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