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老上海影集#之闸北(1)

#老上海影集#之闸北(1)

时间:2023-02-22 15:28:45

相关推荐

#老上海影集#之闸北(1)

1:传说:大约是清中叶,上海城里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嫁到吴淞江老闸北另一有钱人家。为了让女儿回娘家走得方便,城里的父亲出钱,从北城门到江边铺设一条石板路。有人叫“石路”也有人称“闸路”,上海话石与闸谐音,分不清楚。这条“石路”就是后来英租界的福建路。而福建路桥正好是康熙年间所建的吴淞江老闸旧址。“闸北者,言在新闸、老闸之北也。”闸北市面在二十世纪与虹口一起兴起,人们常称两处为“沪北”地区。和虹口不同之处,闸北完全由华人自治,故又称“华界”。图为“老闸”北面的苏州河沿岸商店。

2:上海开埠后,按行政区划分成“三界”: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华界分南北:北面的闸北,地跨上海。宝山两县;南面的南市,即老城厢旧址。华界仍隶属江苏省政府,奉行衙门式管理制度。图1:早期恒丰路桥;图2:1987年12月重建的恒丰路桥。

3:闸北在二十世纪初已由农村转化为城市,市政发展也具相当规模。1900年,闸北商人向清政府要求仿照租界的“工部局”,成立华人自治政府。后经两江总督刘坤一批准,在上海、宝山县衙门旁边,成立“闸北工程总局”。1906年,该局被改组为半官方的“上海北市马路工巡总局”,目的将该局权力限制在市政工程上。民间商人掌握了城市发展权,也就有了自身经济活动之外的基本权利。这为之后的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便利和城市空间。图为:闸北是民国创建基地之一,辛亥光复军在闸北募兵捐款。

4: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商擅筑吴淞铁路。清光绪二年(1876年),在今河南北路七浦路起点处设吴淞铁路上海站,是全国最早营运铁路线和车站。次年拆除。图1:《点石斋画报》中的淞沪铁路通车;图2-4:1876年先锋号机车,是中国铁路运输的先锋;1877年淞沪铁路被拆后台湾使用,此为台湾博物馆里的机车;后期淞沪铁路上使用的机车。

5:1904年,淞沪铁路同新辟建铁路沪宁线并轨,择宝山路西侧(虬江路处)新建铁路淞沪上海站。1908年,铁路沪宁线建成通车。清政府在界路(今天目东路)虬江路之间、宝山路西侧华界地区,建铁路沪宁上海站。翌年七月,竣工启用。图1:1909年建成的沪宁铁路北站大楼正面;图2:沪宁铁路新站大楼背面。

6:19,沪、杭、甬铁路与沪宁铁路接轨通车,同铁路沪宁上海站合站,易名铁路沪宁、沪杭甬两路总站,因南市建有铁路客站,改称铁路上海北站。一二八日军入侵上海,铁路上海北站多次被炸。修复时,铁路淞沪上海站拆除,并入铁路上海北站。八一三日军再次入侵上海,铁路上海北站又多次被炸(图5),损失惨重。日军侵占上海后,北站一度为日军占用,易名“上海驿”,由日本人管理。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铁路上海总站。图1:通车典礼剪彩仪式;图2:沪宁铁路首发列车;图3:通车典礼上怡和洋行总董安顿和中国官员合影;图4:上海道台与沪宁铁路总经理波普在通车典礼上合影;图5:遭日军轰炸的上海北站。

7:百余年来,闸北成为上海市区铁路设站早、车站多、历时久地区。对闸北乃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铁路吴淞线上海站、淞沪线上海站设立、开通,萌发闸北城市化。尤其铁路上海北站建立及沪宁、沪杭两大铁路干线营运,使闸北成为上海陆上大门。据《上海铁路志》载,民国,沪宁铁路改称京(南京)沪铁路。经修订京沪,沪杭甬两路管理章程,沪宁铁路局始称“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局址设在上海北站内。民国25年,在今天目东路80号新建局机关大楼。又据《黄浦区地方志》载,元芳弄住宅(沪宁铁路局旧址)位于四川中路126弄5、21号的元芳弄因英商元芳洋行设于此,故名。大楼由通和洋行设计,元芳洋行建造,19竣工。原为沪宁铁路局、安顺洋行办公地,现基本为居民住宅。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事变,占领上海,租界沦为孤岛,大批难民涌入租界寻求庇护。元芳弄5—21号大楼正是在此时逐渐由避难的百姓所占据,开始向居住功能转变。由此推断,1937年之后,铁路局逐步退出元芳弄,搬入天目东路80号1936年建的局机关大楼。图1:沪宁铁路局大楼;图2:上海火车站内站台(元芳弄);图3:繁忙的上海火车站北站;图4:正在装配的车辆;图5:机车制造车间内景;图6:沪宁铁路所属吴淞机车制造所,后迁至常州;图7:客车一等车厢;图8-11:四川中路126弄5、21号的元芳弄沪宁铁路局旧址现貌。

8:1909年,上海电信局在共和路永祥里设立闸北电话分局。196月迁往大统路崇义里。次年迁址共和路致富西里。1930年,在育婴堂路160号新建上海电话局闸北分局大楼(图)。1932年“一二八”日军入侵,闸北分局新楼被毁,部分交换机损坏,营业中止。1932年6月修复,恢复通话。次年,在永兴路育婴堂路口重建闸北电话分局,西至柳营路屈家桥,东至沙泾港,南至苏州河,北至潭子湾范围内架设电话线路,接转毗邻吴淞、江湾、真如等地电话,成为上海华界北部市内电话交换中心。1937年8月日军再次入侵,电话分局大楼毁于日军炮火。

9:宣统三年(19)九月,李平书奉两江总督之命创办的闸北水电公司在广肇山庄北首(今铁路上海站)落成。19,闸北水电公司在剪淞桥(今军工路)建成装机容量为2.05万千瓦的新电厂,营业区域遍布上海北部地区。图1:商办闸北地方水电厂筹备处临时筹备员合影;图2:由闸北绅商筹建的军工路闸北水电公司电厂。

10:上海总商会办公楼(如图1,北苏州路470号)。1911月,上海军政府划定铁马路(今河南北路)天后宫(原清政府出使行辕),作为上海商务公所的办公地址。192月,上海商务公所与上海商务总会合并成立“上海总商会”后,在天后宫原址建造议事厅和办公楼(图2、3)。总商会门楼仿凯旋门设计,主体大楼周围则是中式的庭院结构,西南角还竖有建造碑及碑亭,呈现出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筑理念。

然而,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再加上长时间的空置,使这座曾经承载着上海总商会辉煌历史的大楼变得破败不堪。前几年有人提议,重新修缮上海总商会大楼,并将之建设成为“上海商会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目前,此块地皮划入闸北“苏河湾景观房”项目,总商会大楼和门楼的去留值得关注!

如果觉得《#老上海影集#之闸北(1)》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