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广州人都说粤语吗?粤语有什么历史吗?

广州人都说粤语吗?粤语有什么历史吗?

时间:2019-10-23 22:00:48

相关推荐

广州人都说粤语吗?粤语有什么历史吗?

粤语是主要分布在广东中部与西部和广西东部与南部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一种汉语方言。

广东只有一半的人口说粤语(其余分别说客家话、闽语潮州话、闽语雷州话),广西汉族占广西人口近三分之二,其中有一半的人口说粤语(白话),无论是在广东还是在广西,粤语(白话)都是最大的方言,所以说说粤语(白话)的不一定是广东人,广东人不一定都说粤语。也就是说把这种方言称为"广东话"是极不准确的,而"粤"在广义上包括了广东、广西,在明朝、清朝,广东被称为粤东,广西被称为粤西,合称"两粤"。

香港口音粤语是从广州话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

在英国人占领香港之前,香港本地土著居民分别说的是"围头话(土粤语,土白话)"和客家话",英国人占据香港后大量外地移民进入香港,他们反客为主,人口数量大大超过了土著居民。今天香港人口的90%以上是移民和他们的后代,由于移民来自不同的地区,说不同的方言,这就需要一种公共语言来作为互相交流的平台,由于说粤语的人口最多(以粤语为母语占香港人口的近一半),而广州又是广东省会,所以广州口音的粤语逐渐成为香港社会默认的公共语言,后来因为历史的原因,穗港两地的联系被中断了近三十年,广州与香港的发展轨迹不同,广州话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而香港粤语则受到英语和非粤语移民口音的影响,两地口音虽然拉开了一定距离,但这种差别是极其微小的,对粤语不是很熟悉的人是难以辩别的。熟悉粤语的人留心的话可听出广州口音音调稍显偏高,而香港口音相对低沉平缓。

但香港人一般不愿意把自己说的粤语称为广州话,宁可把它称为"广东话"。但在学术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广东话",香港的学术界与官方都承认香港人说的粤语其实属于广州话。

港式粤语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广府地区的粤语大融合,因为早年过去香港的粤语使用者来自广府各个区域(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并且各自有地域性的粤语次方言,但由于广州作为广府语系地区的首府并且珠三角移民占大多数,故最后演变成以广州音为标准的港式粤语。

广式粤语语音上比较传统,少懒音,但词汇上受普通话影响较大;港式粤语口音上比较现代,清新,但词汇却由于较独立的文化环境而保留了大量传统的粤语词汇和融合很多英语词汇。广式粤语和港式粤语的关系其实有点像北京话跟普通话的关系。对于我们(非广州)广东八零后抑或九零后来说,都是说着本地的粤语(注意,广州之外的广府区域各有自己区域的粤语,差别大同小异)看着TVB和本港台长大的,但是不同区域的广东人见面都会用标准粤语来交流,而这种标准粤语很大程度上来说,受到电视上的港式粤语影响会更大。

粤语的历史发展,自秦朝时期至现今,已经历了约2,200多年的时间。

秦汉时期

自上古时期,居于岭南地区的多个土著部族被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人称为百越,南越族为其中一支。秦始皇南下攻取“百越”后,华夏族人来到岭南地区,多数南越族人与华夏人杂处,少部分南越族人逃往山区或更南方的地区。秦朝灭亡后,南海郡尉赵佗兼并桂林郡和象郡称王,建立了岭南第一个封建王朝南越国。南越国时期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华越和平杂处,相互通婚,逐渐形成一种混合语形式的原始古粤语。这一时期是粤语出现雏形的时期。在汉朝的鼎盛时期,华夏族融合当时周边多个民族演变成汉族,陆续有汉族人迁入岭南,随之带来中原汉语,开始对原始古粤语产生叠加式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再次处于长年内战,北方更首次沦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不少中原人南逃至岭南地区,岭南地区汉族人口大量增加。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峰期。当时中原传入的汉语与秦汉时期形成的古粤语混合,进一步叠加影响古粤语,逐步改变了古粤语的面貌,拉近了古粤语和中原汉语的距离。这一时期是粤语的成长时期。

唐宋时期

在唐朝鼎盛时期,岭南地区的汉族人口进一步增加,与汉族长期杂处的南越原住民多数已被汉化。部分百越部族在汉族分布较少的山区里继续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这一阶段粤语再次进一步受唐代中原汉语叠加影响,成为一种既能对应中古汉语发音又有自身独立词汇和文法结构的成熟语言。唐朝灭亡后,燕云十六州沦陷达四百年之久,宋朝时期,北方更再次沦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岭南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后一次拉近粤语和中原汉语差别的时期。现代粤语仍能比较好地对应宋朝早年官方修订的《广韵》发音,但难以对应元朝或以后的中原汉语发音。不过《广韵》仍然只有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只是因为字多而分上下卷,与现代粤语并不完全一致。

元明清初时期

在元朝,蒙古人迁都至位于燕云十六州内的大都(前称燕京,后改称北京),并以当地话作为官方语言,当时的中原汉语与中古汉语和粤语的差别在此后不停变大:当时的中原汉语已急剧地向北京官话方向发展,北京官话的入声迅速消失(即是-p/-t/-k韵尾脱落,如「入日北」三字在中古汉语和现代粤语都带有不同入声韵尾),又出现了不属于「平上去入」传统四声的轻声声调;已经定型的粤语则不受元朝影响而独立发展。

明朝至清朝中期,中原的官话韵尾进一步消失(现代官话仅存-n/-ng韵尾,-m尾与-n尾合并)。又有连接i/ü韵母的g/k/h声母被完全颚音化成j/q/x声母(如“吉其兮”三字在中古汉语和现代粤语均带有g/k/h声母,在现代官话则被完全颚音化而混合在j/q/x声母);粤语则平稳而缓慢地变成现代粤语,按粤语韵母长短把阴入声派入上下两种阴入声(如“色锡”两个阴入声字分别带有短和长的韵母,前者被派入尖锐的上阴入声,后者被派入近似阳入声般低沉的下阴入声),西洋学者在清朝中后期见证粤语不再分辨z/c/s声母和j/q/x声母的过程(现时香港带有sh/ch的粤语音译英文名词可被视为活化石,因为当时sh/ch未有混到s/ts之中,例如沙田的沙-sha)。

清朝中末时期

由于清朝闭关自守,仅留下广州作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故相当一部分外国人来到中国后掌握的汉语是粤语而非官话,不少京官为了与外国人经商议事亦常常接触粤语,使得粤语首次逆向传播到中原。在这一时期又有大量的粤人迁移到美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各地,粤语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

近代

中华民国成立时,虽然用北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正式书写的地位,但粤语的实际使用未受到任何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由于大量政治运动的影响,推普工作无法展开。改革开放后,为吸引港商、海外华人到广东投资,粤语并未受到南下大军的影响,反而受香港媒体影响。

在香港、澳门和海外,由于不受普通话政策的约束,粤语在港澳被广泛运用于教育、行政、法庭、新闻传媒、娱乐、音乐、电影、电视当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现代粤语流行文化,对南粤文化和粤语的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不过近年香港已经有部分学校使用普通话教中文,认为普通话有助于学习中文。但由于香港中文大学所推行的〔〔正字工程〕〕,一般香港人均以为粤语是唐代汉语之活化石,以致慢慢向古汉语靠拢,粤语中之台侗语底本亦在消亡中。[原创研究]现在由于来自两广的老移民在海外华人社区经济与文化渐渐衰落,而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移民逐渐占据新华人移民的主体,并且由于其受教育程度和经济能力远较前者优秀,现在在海外华人社区中粤语的使用呈现衰落之势。

现状

目前全球粤语使用人口大约有6700万,使用地区广泛。粤语不仅在海外华人社区中被广泛应用,而且支持着香港文化及南粤文化为中心的粤语文化,这使得粤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目前粤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4]。此外,粤语亦是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之中国方言(如囝粤语还是汉语方言之一的话),亦是唯一没有正式文字系统的大语种。

广州话口音是约定俗成的、国际承认的粤语的标准音,大多粤语字典以广州音为准。广州以粤剧、粤曲等传统艺术长期保持广州话的标准地位,至1970年代末以后,香港粤语流行曲、粤语电视剧及粤语电影强势影响广东地区,继而辐射影响中国内地的非粤语省市。民间的香港口音跟广州口音并无明显分别,只是在语感上有少许差异,因两地在不同社会体制下沿用不同的习惯语汇,用词有所不同,以及两地教学改革所导致。针对近年来香港年轻人懒音增多的现象,香港的一些大学教授发起了粤语正音运动,以何文汇主张的读音取代现时通用的读音,此主张受到广东及香港的粤语学者反对。有些粤语方言和广州话较为接近,如广东西部和广西东南部的某些粤语;而广东台山、广西玉林一带的粤语口音和广州话差异就非常明显。

如果觉得《广州人都说粤语吗?粤语有什么历史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