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积木育儿】2岁半宝宝上幼儿园被“劝退”!再不做早教就真的晚了

【积木育儿】2岁半宝宝上幼儿园被“劝退”!再不做早教就真的晚了

时间:2020-11-03 09:09:13

相关推荐

【积木育儿】2岁半宝宝上幼儿园被“劝退”!再不做早教就真的晚了

读懂孩子,陪TA一起闯世界

最近,微信群里的一位宝妈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在群里咨询说,从宝宝出生之后,她就辞职全职在家带孩子,现在宝宝已经2岁了,她也萌生了重回职场的想法。

她发现自己家附近新开了一家早教中心,设施非常好,她非常心动,想把孩子送进去,求大家给点建议。

一下子,好几个有经验的宝妈跳出来,积极帮助她,大家先是让这位妈妈把孩子的情况具体说说。

她滔滔不绝地开说了,孩子在家不太说话,主要靠比划。不过她觉得问题不大,老师应该也能看懂。吃饭是她追着喂的,午睡时间也不固定,比较随意,总的来说,一句话,孩子在家的吃喝拉撒需要宝妈时时关注。

渐渐地,群里没了声响。

这位宝妈继续问:“你们说,我家宝宝现在去早教中心合适吗?”

这让我想起来,前一段时间有个新闻。

在芜湖,一名2岁半的女宝入园才3个月,父母就接到了“劝退”通知。为啥呢?原来,这个小朋友从入园后就先后与10名同学发生冲突,还真是个性子很烈的小女孩。

小朋友的妈妈觉得有冲突很正常啊,老师做好监管就可以了。最后两方僵持,园方只好让孩子退学。

孩子到了2岁之后,已经可以做到很稳地跑跳了,能与人简短的交流,于是我们就认为是时候可以脱手了。

可是脱手后,孩子并不能很好地适应。

其实,类似的这种新闻屡屡见报。2岁送孩子入园,孩子无法适应,这应该怪谁呢?

01

为什么要送孩子去上早教?

有很多宝妈觉得,孩子上早教中心就是在里面待一天而已,什么都不学。

再加上不久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幼儿教育“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幼儿机构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导致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把早教机构与辅导班划上等号。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孩子到了早教中心后,每时每刻都在学习。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他出人意料的回答说:“是6岁之前的教育。”

记者被他的回答惊呆了:“您在6岁之前都学到了些什么呢?”

他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可见,在早教机构,虽然没有学习深度知识类的课程,但是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在学习,都是在培养着孩子的兴趣、习惯以及良好的性格。

除此之外,早教机构也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社交氛围,教会他们怎样建立友谊,教会他们在没有老师和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独立解决和小伙伴之间的冲突。

所以说,小朋友们在早教机构里,每天要学的事情真是方方面面,十分不容易啊!

02

为什么上早教?

对于早教的定义,国家是这样给出的: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

关键期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美国芝加哥大学着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早教行业里默认为早教的最佳时期为0-6岁。

才能递减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孩子大脑需要丰富环境的刺激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当然,单纯以某一个指标评价早教也是不恰当的,每个宝宝在发育上的个体差异很大。

还记得《妈妈是超人第二季》中,马雅舒的女儿虽然是满3岁入园的,但由于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自己穿衣、上厕所、吃饭这几样统统都不会,而且也无法和小朋友交流,同样收到了退园的建议。

因此早教教育迫在眉睫!

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宝宝的自身条件做出综合的评判。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早教环境!

03

报早教不是撒手不管

再好的早教机构也不能代替家庭教育

即便选择了早教机构后,我们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在孩子行为习惯中的重要性。

俗话说,再好的名校也不如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课堂。

我们做父母的,拼尽全力也要把孩子送去最好的早教机构,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却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人们常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段渐行渐远的关系。可是只有在孩子生命最初的那几年,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以及无微不至的关爱,孩子才能独挡一面,勇敢面对未来。

终有一天,我们可以放心的看他们飞远,拥抱世界。

- THE END -

科学育儿,从科学早教开始

如果觉得《【积木育儿】2岁半宝宝上幼儿园被“劝退”!再不做早教就真的晚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