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如何看待国内大量引进韩国综艺?

如何看待国内大量引进韩国综艺?

时间:2020-11-06 01:41:00

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国内大量引进韩国综艺?

k前阵子看了个新闻,讲的是“中韩电视综艺节目研讨会

”韩编剧谈综艺节目:不内定冠军 不策划事故 无广告植入 : KpopStarz Chinese

就新闻的内容来看,里面谈到了放送事故、编剧职位以及广告等内容。但我相信他们应该不只是谈了这些,因为这三点都不是根本,也不具体。

先说结论:

买来了框架,学到了皮毛,却没有什么血肉。如果不在接下来的节目里做出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的东西,现在的这些节目也就火一阵子,花样玩遍了新鲜劲过去了就没了。

就目前来看,韩国目前高水平的综艺可以概括为:

人+局

这个"局",包括自然风景人文地理(e.g. 丛林,二一),包括特定的情节情境(e.g. Running Man,show me the money)。当然,还包括其他的"人"。

而我们大陆的现状是,用我们自己的“人”,加上买来的“局”。不是所有的“局”哦,是那一个综艺的特定的局。

1.局如何?

韩国的综艺节目是不断的推陈出新的,老的节目形式一直用到现在的也就《running man》,《二一》等,很多当年很火的节目比如《家族诞生》,SBS《强心脏》之流的,都慢慢消亡了。而即便是这些老的节目,它们能survive也是因为自身一直在变革在不断的改进。

所以买来一堆节目也就这么着吧。当然现在咱们是不停地买,韩国出了新的好的咱就买,那这样看来确实咱的节目形式也一直保持着先进的水平呢。

当然还有一点,咱们国家的”人傻钱多速来“真不是盖的,再怎么烂的节目也都有不少人看的。所以这么发展下去也就跟电影一样(参见中国电影烂片卖座的现状还会造成什么后果? - 夜寐星城的回答)

反观韩国现在的综艺,其新陈代谢的速度简直让人咂舌。新出的很多综艺其形式简直让人叫绝(参见MBC《My Little Television》《蒙面歌王》,JTBC《我独自恋爱中》《犯罪现场》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而其收视率决定淘汰的机制也着实残酷。韩国自己每月都在优胜劣汰自己的综艺,旧的”局“不停地被淘汰,新的”局“不停的出来。今天看Ya Man TV 20集特辑,里面Haha说道,”我们现在终于做到了第20期了!可不要小看啊!这几年新出的综艺能做到20期就是很不错的综艺了。“

韩国何以做到可以想出这么多好的创意的综艺节目?

韩国的电视台的综艺的节目制作组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职位叫做“作家”,听着怪怪的对不对?是的,因为我们国内的节目组里面就没有对应概念,所以只能以谚文对应的汉字来这么翻译。“作家”的作用相当于策划,或是编剧,但其分工的细致与专业化却又不是这两个名词所能cover的。往往一个节目里面就有非常多的作家。他们不仅参与事前的情节策划,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也一直跟在摄像机旁随时提供点子或是修改方案。他们决定着整个节目的走势。

前段时间东方卫视联合一堆资本方搞了个声势浩大的《女神的新衣》,节目里面各种大手笔,大舞台。我听说里面有Nana,于是去看了两集。恩,就看了两集,就看不下去了,有Nana我也看不下去了。为什么?与其说是失控,倒不如说是根本就没想着要控。从头至尾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一会拍下这个一会拍下那个,整个给人的感觉乱糟糟的,果不其然最后又变成了撕逼。除了Nana走秀时放了Afterschool的一首歌挺好听外,整个节目简直找不到让人看着舒服的连续帧段落。

作家的作用(策划情节)只是一个方面,是最直接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这个”局“还有很多很多门道在其中。韩国从艺人、偶像、音乐、时尚,整个流行文化产业从前端到后端是一个整体,是齐头并进互相push来发展的,这是他们的现状,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就慢慢开始的积淀一路发展过来的。不恰当地比喻一下,就好比《天龙八部》里面说的,扎扎实实学了佛法再去练72绝技。内地现在就好比大轮明王只学招式,然后强行用小无相功(钱多)去催动。

比如剪辑,比如服饰穿着,比如画面颜色搭配。《Unpretty Rapper Star》这部综艺自始至终没讲过时尚,却出处透着时尚的元素。整部综艺自始至终黑色和深紫色的暗色调,rapper们的穿着,服饰,发型。这节目播出后Chitah多次被邀请参加时尚类活动,甚至在首尔时装周上还被媒体采访了。而在这个节目之前她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做hiphop音乐的地下歌手。

举个细节做栗子。综艺节目里面穿插不同镜头或是环节之间转换的时候常常有个很短的几秒钟的动画。你们可以在看韩国的和国内的综艺的时候留意一下(尤其是韩国Mnet出的综艺),看看有什么不同。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老板让你做个ppt汇报下最近的工作,有的人把文字数据内容贴上去就搞定了,有的人却会再花时间把每一页的排版统一一下,甚至搭配下所有slides的配色,让整体看起来舒服点。对的,我想说的就是,在这些看似无用的地方也精心雕琢,所谓“工匠精神”,足可以将扎实与浮躁区别开来。

2.人如何?

之前看到有个类似的问题下面有人回答了一大段,说什么“韩国的综艺当红偶像明星成为了收视率的保证”、“虽然各式各样,但总结起来却大多是同一类型,以偶像明星为核心,大同小异。”。简直笑死,你看过综艺没就这么说。别的不说,就拿国内买来版权的这几个,哪一个是靠偶像撑着的?“艺能感”是偶像们出道前后的重要一课。综艺节目会邀请一些高人气的偶像,但偶像们要想成为“回头客”,就要在节目中展现出所谓“艺能感”。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自己,给这个节目带来趣味。为了做到这一点,经纪公司会专门找综艺界的前辈给年轻的偶像们教授如何在节目中谈吐(参见“清潭洞111”里面FNC请宋恩依给AOA上课,参见“APinkNews”里Cube请董智贤给APink上课)。所以偶像们新人时期都要有所谓”个人技“。很多偶像去学各种乐器,学即兴舞蹈,学即兴rap,都是为了给节目带去可看的内容。

以上是狭义的,也是最朴素直接的”人“,这些才艺是通用的,即不管你是什么节目都可以展示一下。而那些最高水准的综艺,往往是把嘉宾和主持人放在”局“中,让他们再这个局的作用下充分的把才华把美好的东西展现出来。

比如前一阵子的《Show me the money》的女rapper特辑《UNpretty rapper star》,真是纯靠rapper们、作家、音乐成就的一部非常成功的综艺作品。而且这一个讲女rapper的小众中的小众的综艺,不仅成了大热门,还捧出了chitah,jessy,Jimin等大势(Chitah被首尔时装周邀请,Jessy参加各种综艺包括只请大势的running man,Jimin凭借这其中的出色表现广受瞩目被邀请参加各种综艺,FNC还特意选她又制作了企划组合)。但试想下,如果不是里面那些rapper惊艳的才华,那种临场的爆发力,现场的掌控力,包括非rapper出身的偶像Jimin却展现了惊艳的rapper天赋,那么这个节目有什么可看的?每一期节目播出后,她们参与创作的歌曲都在各大音源榜上All-kill.

这就是”人“。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只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人来了,节目组都不知道怎么给你策划,当然最大的可能是节目组一开始就不会邀请这种人。

反观大陆,我坚信我们绝对不缺有才华的人,但这些人不一定是艺人,而同时大陆的艺人被捧得太高了,架子太大根本使唤不动,真请来了,他们有多少才华还真不好说。

看看《无限挑战》看看《running man》,在韩国电视台,pd的话就是圣旨,你就是国民MC在石教教主如日中天的刘在石,pd和作家让你滚泥地就得满身烂泥,把你骗到印度在烈日下当一天洗衣工你就得洗。

最近的热门,拿了百想大赏的《三时三餐》,从最开始的演员车胜元,到现在的演员李瑞鎮,偶像玉泽演,哪一个不是家喻户晓的大牌。把你卖到渔村卖到农村里,不给你吃的让你全靠自己做,自己种田犁地播种插秧搭塑料大棚,哪一个不是老老实实地干了?车胜元去的那个渔村”晚才島“,要坐船坐6小時之後才到。金光奎一边拍电视剧《华政》,一边录这个综艺,每每来回奔波,却只有对其他成员的歉意。

然而车胜元、朴信惠展现了过人的手艺,他们所有人之间的交流碰撞中散发出的朴实温暖愉快的氛围,这些都被镜头捕捉下,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然后才有这个节目破了有线台收视率的记录。

(至少从这几部综艺看,他们已经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已经超越了老一代的running man之类的综艺,即看似无需刻意策划情节,却依然能制作出精品。)

所以我看到ptt韩综版的网友说看大陆的《花样姐姐》,愣是”把一个综艺做成了纯真人秀“,“光看到你们在这耍大牌”。这其实是台湾的网友们不太了解,真相其实就是三个字”做砸了“。

真人秀综艺的魅力不是”真“,而是”真“和”人“。观众们内心是喜爱真善美的,韩国不管是偶像们的团综,还是其他的含有真人秀成分的综艺,无一不是以传达出潜移默化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而取胜。毫无主题的纯靠猎奇明星们的丑态来充斥一个综艺节目,这种镜头简直脏了我屏幕。这是典型地“不晓得节目该制作什么了那么拍了什么就播什么吧”。

--------------------------

以上撰写于-09-03

---------------------------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很惭愧一直没有来更新这个回答。去年写的这个答案当时也是很用心的,但我最近看看(每次有人点赞或者留言我就会来翻翻),总觉得说的还不够深入,还没有说到根本上。

所以现在又来罗嗦几句,不成文章,如果诸位觉得难以理解还请多多包涵。

衡量国与国之间某个行业领域的实力,不能说随机挑一个作品或者产品来比较,也不能看那些跟市场相关的数字(销量、票房之类)。如果只知道看这些,你会晕头转向,今天觉得这个微博大V说的有道理,明天觉得那个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有道理。

你应该去比较同样的领域各自的最最顶尖的作品。

我这么说,可能那些没有步入社会的朋友们还不完全能理解。现代这个社会发展到这个程度,只要是比较成熟了的行业都不再是靠一小撮人单打独斗就能混口饭吃的了。任何东西,都是体系化的,系统化的。科技行业比如发动机、航空、高铁、架桥、芯片是如此,文化产业也是如此。

所以那些最顶尖的作品,就好比经过无数道工序加工出来的宝石一样,价值连城。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实力不够,这颗宝石就孕育不出来。

我曾经一直觉得,综艺这种东西,因为其载体是电视,是小银幕而不是大荧幕,所以内容风格上俗文化一点,下里巴人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不管是日韩还是欧美,大多数的综艺都是这样的。只不过是俗内容的比重形式移风易俗而已。

所以去亲戚家串门时候看到他们在看天津卫视啊他们搞一些婆媳小三小两口吵架然后一堆祥林嫂们或在台下或在电视机前指指点点,我也并不会唉声叹气。

因为俗文化总是要有的。大多数老百姓都是俗人,我们每天的生活里也基本都是俗事,所以孕育出了这种综艺作品并不奇怪。

但如果我们本土孕育出来的东西里面只有这种俗事务的写照,那就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了。我脑海里只有一个词:

万马齐喑。

杨振宁还是李政道说过,作为中国人一定要自豪,我们中国人绝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你觉得他们这些话只是嘴上说说的场面话吗?是仅仅指科学技术上的能力吗?

随便举个例子,曾经魔岩三杰、唐朝乐队最鼎盛的时候,语言算什么?形式算什么? 那是真正让别的民族的人看到了会五体投地膜拜的作品。那种膜拜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民族一百年也诞生不出这种伟大的作品。

所以现在看看几大省台的综艺一个比一个火,你问我这种繁荣是不是让你欣慰?

不,我一点都不觉得欣慰。

中超现在繁荣不?那你看看中国各年龄段的注册球员人数是不是还是少的可怜?

我不欣慰,因为这不是中国足球的繁荣、不是综艺的繁荣,这都是资本的繁荣。

谁告诉你流行文化里面就不能有阳春白雪了?

我每每想到女子十二乐坊的昙花一现,她们的墙内不香墙外香,我就觉得很可惜。如果当时国内有很好的反响的话,或许王晓京就还能再坚持几年,或许会请到更多的大师级的人去用一点心,那样的话她们就可以一点点的自我进化,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糟粕,最后或许没准真的能拿出划时代的经典作品出来。

然而现实是,国内那些真正的大师们心灰意冷了。朱光潜谈美的那个时代,那些真正懂得什么是美的人,他们本应该站在金字塔尖来教导我们“美在哪里”。

但是他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了。他们因为种种原因销声匿迹了太久,以至于我们都忘了他们的存在。

灭绝师太死前要传位给周芷若。周芷若说,“那么多师姐武功都比我好”。灭绝说,别看她们现在比你武功高,你能达到的高度她们练一辈子也达不到。

最近给我妈推荐《三时三餐》,边推荐我自己又边看了一会儿,愈发觉得真的是一部好作品。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那些省台们也可以推出一个风格平平淡淡的,但是让人看着很舒服的作品,同时这个作品的收视率能保持的还很高。

那时候我应该会觉得有那么一点点欣慰的。

如果觉得《如何看待国内大量引进韩国综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