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时间:2020-02-08 12:57:05

相关推荐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张新红、于凤霞所著《共享经济100问》是一部应时的好书。

本书重点回答了近年来大家关于共享经济提出的主要问题。第一类问题主要围绕共享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第二类问题主要围绕对共享经济基本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展开,第三类涉及重点应用领域大家关心的问题,第四类问题涉及共享经济未来发展。四类问题贯穿了共享经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大致的发展脉络。诚如作者所说,由于共享经济发展太快,好多问题可能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书里提供的解答更多反映的是现阶段研究的成果和认知。

共享经济是一场长跑,以冲刺心态是难以完成的。跑到最后的人,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而一定是认准并坚持目标的人。这需要理论指导,因为人们往往是看不长远的。打个比方,看到一辆车大家都往上挤,于是先一轰而上,挤上去再说。第一站一看是个荒地,就说,这条路没有前途,赶紧下车,再换另一个热门的车去挤。现在凑共享经济热闹的人,就在犹豫要不要下车。

本书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分析,共享经济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求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大趋势而不是阶段性现象。这是一个重要判断。

认识大趋势,需要有定力。不能人云亦云。中国自春秋战国后,认识涉及发展归宿的大趋势,不少人经常陷入人云亦云的“云计算”:印度人云,中国人亦云;日本人云,中国人亦云;德国人云,中国人亦云;俄国人云,中国人亦云;美国人云,中国人亦云;新加坡人云,中国人亦云……。事后,往往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发现那只不过是鸡毛。

作者的思考是认真的,其定力来自格物致知,独立思考。

这首先表现在他们对共享经济的定义上。原来美国人的定义强调“闲置”,他们后来改为转向强调“使用”。这就是他们不人云亦云,认真观察现实,深入总结理论的结果。

他们现在的定义,要比此前全面得多。认为共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认为共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是整合各类分散的资源、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是信息社会发展趋势下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崇尚最佳体验与物尽其用的新的消费观和发展观。同时他们提出鉴别共享经济的三个标准,即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资源配置、大众参与、使用权分享,也是非常有见地的。

作者的独立思考还体现在,对趋势的判断,从跟随型判断发展为引领型判断。

他们提出,中国发展共享经济有得天独厚的特殊优势,有条件通过发展共享经济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 年,工业革命经历了 250 年,我们饱尝过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后来通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加快追赶才换来制造大国的称号。 年,互联网快速发展有 25 年时间,这一次我们抓住了机遇,所以才确立了互联网大国的地位。 年,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刚刚 10 年,中国已经在全球共享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我个人很喜欢作者说的共享经济的文化特征:“不求拥有,但求所用”。我在想,这可以用来解中国未来大趋势中的一个谜。中国现代第一个考虑大趋势的人,应是孙中山。他谈大趋势时,最喜欢用的一个词,就是“天下为公”。据说光“天下为公”题词,就写了三十二幅。古汉语中“天下为公”的“公”字,据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是“共”的意思。但这个“共”是什么意思?按现在理解,应是“天下为公所有”,与“天下为公所用”两层意思的结合。可以说,中国革命起于共享,中国建设奔向共享,这就是大趋势。

趋势一旦成了世界潮流,它的样子就很形象了,叫浩浩荡荡。

如果觉得《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