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如何化解隔代教育中的婆媳矛盾?

如何化解隔代教育中的婆媳矛盾?

时间:2023-05-18 21:33:59

相关推荐

如何化解隔代教育中的婆媳矛盾?

在带孩子这个问题上,再好的婆媳也难免有矛盾。从婴儿时期的喂养问题到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教育问题,如何化解两代家长不同教育方式带来的矛盾呢?

前不久,一个大学闺蜜打来电话,劈头就说:“你知道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媳妇和婆婆讨论怎样带娃!”她刚生了二胎,还在休产假,就开始头疼上班以后让谁带娃的问题了。因为第一个孩子是婆婆带的,她说怕了,这次执意要请保姆。我无言,只问道:“你婆婆对孩子怎么样?”她说:“她对孩子倒是挺好的,对我倒也不坏,就是在带孩子时……哎,无语。”

我想,说到底,她们之间并不是因为任何一方品行不端产生摩擦,而只是因为婆媳育儿观念冲突导致的家庭矛盾。这种现象在我国现代家庭中已经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化解婆媳育儿之间的观念反差,取长补短,促进婆媳育儿零距离,最终,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给家庭一个温馨和睦的氛围。

相信宝妈们都有体会,婆媳育儿的冲突无外乎两个方面。

第一,婴幼儿时期的喂养问题。这个时期内,婆媳之间最容易因喂养观念反差大而产生摩擦,主要表现在食物的选择上和生病用药的选择上。

第二,幼童时期的教育问题。这个时期内,主要存在两点问题,一是妈妈迫切希望引导孩子发展自我能力,而婆婆容易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过于依赖长辈,不独立;二是妈妈倾向于发展孩子的个性,注重引导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积极探索新事物,而老人容易抱着老观念不放,约束孩子的发散性思维,限制孩子个性的发展。

那么接下来,我想告诉妈妈们的是,怎样把这些正面直接的冲突婉转地化解掉。

婴幼儿时期的喂养问题

首先,对于孩子婴幼时期的喂养问题,可以尝试“自主行动”和“服从长辈”相结合的方式。我的婆婆和我的喂养观念起初也是大相径庭,也是在一起育儿的过程中逐渐达成一致的。

1.选食物该听谁的?

孩子大概五六个月该添加辅食时,我们给宝宝买了奶粉,喂给宝宝喝,结果只喝了两口就再也没喂进去过,婆婆就说:“这孩子不爱喝奶粉,以后别给孩子喝了。”我没有跟婆婆辩解,我知道,孩子这么小,口味接受能力很强,这个时候让她慢慢接受各种食物的味道,可以避免以后挑食的问题。

和婆婆解释了我的想法之后,我们让宝宝尝试着喝比较稀的奶粉,然后慢慢多加一些奶粉,直到达到正常奶量标准。孩子到现在特别爱喝奶粉,后来又换其他品牌的奶粉,都没问题。婆婆连连说:“这办法不错!”

所以,有的时候,不要急于去辩解,自己行动起来去证实更有说服力。还有就是,婆婆认为鸡蛋白不容易消化,总是倾向于做蒸蛋羹,但科学喂养的方法中表明煮鸡蛋营养流失最少,倾向于让两三岁以上的孩子吃煮鸡蛋。像这类偏于细节上的问题,可以不做计较,服从长辈,让长辈也能感觉到我们是尊重他、认同他的。

2.孩子吃药听谁的?

女儿有一次感冒好以后开始咳嗽,一直没好利索,一有凉风就咳嗽几声,全家人都很头疼。公公婆婆都是偏重于用西药,觉得西药好得快,而我认为西药治标不治本,这种专业性的问题,我觉得还是不要强辩的好,于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开了化湿和消食的药,婆婆忙问:“不需要开点治咳嗽的药?孩子咳嗽有一阵了,不去根呀。”医生说:“光开治咳嗽的药,不化湿气不消积食,还是会反复的。化掉体内湿气,消去积食后,不吃咳嗽药咳嗽就会好了。”婆婆大概是明白了,后来我和老公又给婆婆细致地讲了一下。随着吃医生开的中药,女儿的咳嗽也确实好了,婆婆更加认同我们了。

所以,遇到专业性强的问题,自己没有很强说服力时,最好是找到专业的第三方,行动起来,带上老人一起去听专业的建议,才更有说服力。

幼童时期的教育问题

对于幼童时期的教育问题,可以尝试“引导传达”和“坚持原则”相结合的方式。教育问题关乎孩子未来,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要坚持原则,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选择比较婉转的方式去跟长辈表达。

1.长辈无微不至,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其实,我的婆婆在做家务方面是一等一的能手,所以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稳固的后方,让我们可以安心工作不分神。但也正是这一点,让她习惯了处处为我们代劳,为孩子代劳,影响了孩子独立性的养成。之前,我们家里经常萦绕着几句话:来,奶奶喂你吃饭!来,奶奶给你穿衣服!你坐那别动了,奶奶给你拿来!……我之前也一直想不出怎么来调整这个状态,后来从我女儿身上着手,想通过她最喜欢的东西和事情入手来锻炼她自主做事的能力。

那次正好赶上女儿生日,我就问女儿:“宝贝,你的生日蛋糕做好了,你想和妈妈一起去取吗?”女儿一听,惊喜万分,于是我们去了蛋糕店,店员把蛋糕递过来时,女儿试探性地问:“妈妈,我可以自己拿着我的蛋糕吗?我一定会小心拿好的,不让它变形的。”我同意了,结果,那一路上,女儿端端正正地坐在后座上,把蛋糕放在小腿上,回到家,蛋糕果然完整没变形。于是,我抱着女儿说:“我的女儿真的太棒了,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得这么好,一会儿告诉奶奶好不好,让奶奶知道我们的宝贝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了,而且可以做的这么好。”

于是,女儿信心倍增,开始争着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每次不管女儿能不能做好,我都会惊喜地夸她,每次也会跟她讲:“我们宝贝自己的事情做得这么好,以后如果奶奶要帮你,你就跟奶奶说:‘谢谢奶奶,不用了,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做好,你休息一会吧。’好吗?”

后来果然经常听到女儿在跟奶奶说:“奶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虽然语言上没有说得那么全面,但行动上,她大多都能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婆婆也觉得孩子这样确实挺好,尤其有时回老家,跟邻里家的孩子一对比,更为自己的孙女感到自豪。

2.隔代管理下,如何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我们家最多的玩具就是积木,女儿总喜欢按照自己偶尔想到的东西去拼搭,比如小楼梯、小手机等等。但婆婆倾向于教她一步一步按说明书上的拼,长期如此可能会束缚女儿的想象力,影响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这时候就需要坚持原则了,于是我告诉婆婆:“妈,这积木本来就是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的,只要能搭出心里想象的那个东西的样子,就成功了,不过咱们大人容易有定向思维,总是想找一个模型照着搭,我也跟您一样,总想看着说明书搭,哈哈,不过孩子现在正是发散性思维养成的时候,让她尽可能地发挥吧。”婆婆也哈哈大笑:“哎,可不是嘛,我也老是想看说明书搭,不由自主老是想这样教她。哈哈,真是老了,快让孩子自己搭吧。”

彼此尊重是关键

除了以上的“对症下药“,良好的婆媳关系,是保持婆媳育儿零距离的关键。可是,很多人说婆媳关系是个永恒的问题,其实如果用心,便可将多数矛盾化繁为简、化简为零。首先,在内心里,应该把婆婆真正当作自己的亲人,关心她,爱护她;其次,是把握好自己和婆婆之间的美好距离,该尊敬时尊敬,该亲近时亲近,该夸婆婆美时要直白地表达,该开玩笑互相打击时也要开玩笑,不要总是中规中矩的模式相处;第三,忽略对方的生活细节,不要过于苛求她按照你的生活模式来生活;第四,在婆婆面前也要多夸老公,偶尔也秀秀恩爱,让婆婆知道你们的感情很好,她会很开心。

因此,通过我们的用心和努力,婆媳育儿观念会慢慢重合,通过我们的包容和理解,婆媳关系会渐趋融洽,这个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希望我们所有走在育儿大道上的宝妈们,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坚定信心,不惧坎坷,聚力前行!(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作者:阿飒

责任编辑:邵琨

美术编辑:王品懿

文章来源:接力出版社

如果觉得《如何化解隔代教育中的婆媳矛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