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入围艺术家介绍(十一) | 吴梦媛:概念化的山水与爱情

入围艺术家介绍(十一) | 吴梦媛:概念化的山水与爱情

时间:2019-08-16 09:05:44

相关推荐

入围艺术家介绍(十一) | 吴梦媛:概念化的山水与爱情

艺术家吴梦媛将在本届摄影奖中展出两组作品:《游镜》和《忧伤来袭前》。“《游镜》这组作品以纤维材料与身体感官为媒介,试图将“山水”的形象概念化。中国人观看的山水是带有强烈经验主义的山水,它有一套严谨的东方哲学和自在的方法论。但关于身体的探索是更为私人化的产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被子”作为吸收的容器储藏着身体的记忆,感官是创造记忆的渠道,使原本作为“他者”被观看的山水,与人的“身体”和“情感”拉近了距离。拼贴,混搭的方式扮演传达信息的工具与影像的个人化省思,在图像和场景的混乱中创作是为了延续实验另一种论述和观看的可能性。在一个源自其私人经验的自然与人工,集中与弥散,鲜明与晦暗的山水中,观看山水即是观看自己,也因其抽象才更能表现神性的隐情。”——吴梦媛《游镜》选自《游镜》系列“《忧伤袭来前》是我在结束一段亲密关系后开始拍摄的。我开始找回之前的恋人配合我完成这个行为,杀死精液的背后似乎承载着我对爱情和生殖的恐惧。长期处于亲密关系中的被动方以及女性基本生存的被动与非自由促使我开始拍摄这个项目。在叔本华的观点中,爱情的“终点”既不是沟通感情也不是发泄性欲,既不为求知音,也不为求欢愉。爱情之所以能在生活中不可或缺,是因为我们下意识地受到繁殖力量的驱使。追求个人幸福和追求生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规划,而爱情却让我们相信两者是统一的。那么假设叔本华的终点消失,每个人都以追求个人幸福为目的,爱情是否存在?在此之前我坚信爱情不必为繁衍承担任何义务,但似乎在潜意识中又会不由自主地找寻符合生育要求的对象。无关针对性别,我计划杀死精液并记录其影像是在对抗潜意识中某种作为物种意志的繁衍本能。倘若爱情不能许诺给我们想象中最大的幸福,就不足以引诱我们去承担生儿育女的重负。爱情似乎只能在想象中被满足,因而是虚构的,唯一能做的只有降低真实世界中的期待。在我构建的虚拟空间中,隐藏了每个人的社会属性,只有爱欲之后情感短暂的留滞通过相机被保存。在它发生的过程中默示的更多是疏离,孤傲,以及爱恋的愁苦与企望。放弃此生必然得到爱情眷顾的信念,因她而生的忧愁才将一并消失。梦中模糊的希望以及变化无常蛊惑人心的想象在我们眼前盘旋,撩拨我们去追寻其根源,却终将归于虚妄。”——吴梦媛《忧伤来袭前》

选自《忧伤来袭前》系列

吴梦媛吴梦媛,1997年生于福建,目前生活和工作在上海。作品关注时间,记忆,自我意识。曾举办个展:“疼痛的故乡”,,上海M50睿品影像;“FALLING”,,意大利Garlly Immerso。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群展、西安原影像馆“南山回响”群展、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起伏”群展、上海展览中心Design Shanghai群展;入选白云美术馆艺术家驻地项目、丽水摄影节“记忆的现场”、上海富士共享空间“MEARRY GO ROUND”。获奖包括:-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奖项、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并获奖项、中国高校影视学院奖、国际数码展览(美国)PSA摄影奖。曾获得 集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提名。对话吴梦媛×三影堂吴:吴梦媛赵:赵洁心(三影堂媒体)赵:关于作品《游镜》,你为什么会对山水和身体感兴趣,继而开始创作?吴:《游镜》是我关于观看自然的一次直觉和精神性的体验,它是一种对自然的感受和自我自觉复苏的过程,所以我用影像装置的方式呈现。这个项目最开始是基于一个驻地项目创作的,当时我们处在一个远离现代化生活的环境当中。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我感觉到,即便是最微小的刺激,也更容易被察觉到。所以当我观看的时候,我感觉到眼前的一切景观在我的思考和判断之前就已经停留在我的意识当中了。语言的补充总是滞后的,但感受是瞬间性的,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视觉把这种“主观在经历精神暧昧区域的时候所达到的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时刻”表现出来。赵: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吴:是一种直觉和精神性的体验。

选自《游镜》系列赵:你在作品中把山水、身体、感情通过拼贴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把它们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想是想传达给观众一样一种怎么样的信息?吴:理想的山水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自然不是认识中的对象,而是我们所存在的环境。所以我拍摄这组作品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进入自然。对于拼贴来说,我觉得拼贴是表现了风景的物理世界,还有和身体的关系,几何图形它本身就会带有一些物理的纯自然的视觉本身的张力。它的概念更接近于无限,所以相比起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我们反倒更容易与自然或者环境建立起一种心理上的亲密感。所以对自然的观看实际上是我个人探索和确认自我的过程。赵:所以这也是一种对于另外一种观看方式的可能性的探索吗?吴:对。

选自《游镜》系列

赵:你的作品阐述里面提到,“观看山水即是观看自己,也因其抽象才更能表现神性的隐情”,“神性的隐情”是指什么呢?吴:我觉得神性是一种理想化的品质,而我所知的“神性的隐情”是一种不易察觉到的被意识和逻辑遮蔽之后的事物。

选自《游镜》系列

赵:你选择用亚克力悬挂的装置来呈现作品,让光影透过亚克力投在墙上,为什么选择这样这样的方式?吴:更多是从视觉方面来考虑,我喜欢这种透明的材料,而且这种材料本身和我作品的语言也是接近的。

选自《游镜》系列

赵:《忧伤来袭前》这个作品的创作契机是什么呢?吴:《忧伤来袭前》是一组基于当下的环境、个体对于情感和欲望的感受所创作的作品。本来我以为创作这组作品只是失恋后的一时冲动,后来才发现其实是由于我长期处于一种亲密关系中的被动方所造成的。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我都觉得这种被动很无奈。最早是因为有一次我陪母亲去医院取节育环,这个经历使我强烈的感受到了一种女性在生存当中的被动和非自由。后来我逐步开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并且意识到女性在当下生活中的状况和地位也并没有比原来强,比如大多数的避孕方式还是在由女性承担。女性一直都在过度地被生殖所控制。

选自《忧伤来袭前》系列

赵: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所以选择用精液来创作?吴:对,其实我并不想挑衅观众,也没有什么非常特殊的寓意,只是觉得这一切都是围绕我个人和我周身的情感体验展开的。赵:“杀死精液”代表了对繁殖力量的一种抵抗?“杀死”这个词很有意思的,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吴:“杀死”只是一种表述方式,当然也和拍摄时使精液变质的行为有关。我不认为女性生育的欲望是亲密关系当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欲望,相反一种事实的亲密关系应该建立在灵与肉这种二元论消失的基础上。

选自《忧伤来袭前》系列赵:所以这组作品其实也是一种反抗和宣示?吴:是一次主动吧,对于女性生殖的视觉文化都已经非常多了,但是很少看到过关于男性的。并且总是在更多的承受避孕的义务,大多数避孕和节育的措施都是针对女性的,所以想拿回一次主动权。

选自《忧伤来袭前》系列采写、编辑:赵洁心录音整理:马昕怡

以上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友情支持:成都当代影像馆支持:浙江摄影出版社鸣谢: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度(第十二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

如果觉得《入围艺术家介绍(十一) | 吴梦媛:概念化的山水与爱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