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一个好妈妈胜过100个好老师!妈妈知道的7件事!

一个好妈妈胜过100个好老师!妈妈知道的7件事!

时间:2020-10-30 06:35:20

相关推荐

一个好妈妈胜过100个好老师!妈妈知道的7件事!

童年时期每个孩子都对妈妈有着本能的依赖,也就注定了妈妈的各种表现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妈妈的性格,直接决定了孩子将来的幸福感。在我们小的时候都是妈妈教育我们更多,妈妈在对我们童年的参与感也更强,妈妈去开家长会,妈妈在家里给我们做饭。无论是生活还是学校,妈妈总是陪伴我们的时间更长。而妈妈的一言一行也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划清你和孩子的界限

不要在任何事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大人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管的越少孩子会越好。

在心里上给孩子最坚定的支持,信任和欣赏是最大的支持,也是罪真挚的爱。不管遇到什么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决定,相信他有能力进行选择和抉择。哪怕有些事情孩子做得很不精彩,哪怕孩子真的错了,你也要允许他去犯错,平和的接纳他的不精彩。不要害怕失败,失败经常是有价值的,尤其是青少年,不去犯些错,哪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2、“慢点” “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

家长把“慢点” “小心点”挂在嘴上,就是在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的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

我们的习俗是过度的表达关心,否则会被认为是冷漠,但请想一想,当我们提醒别人“慢点”或“小心点”时,是真的认为对方需要提醒,还是更多地为了表示我们在关心对方?无所谓的小事,视而不见,不让孩子难为情。爱孩子离不开对他心理的体贴,多余的提醒和安慰只是满足了家长,却给了孩子不信任和羞辱。希望家长多向内用心,少向外用力。

3、家长故意挖坑让孩子说话不算话

孩子在不能辨析“条约”本身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和你“签约”,最后你却拿出这“不平等条约”来批评孩子说话不算话,让孩子丢面子、自惭形秽——这是强势家长经常对孩子做的,因为小孩子实在太好欺负了!

太早给孩子立规矩的弊病非常多,造成的后果就是对孩子的限制太多了,使孩子大部分能量用于和家长的对抗,同理心、自控力等无法充分发展。孩子本不存在不讲信用的问题,不去遵守一个被迫的承诺,这不是言而无信,犹如拒绝参加一项没意义的比赛,不能叫作缺少竞争力一样。路上没有坑,孩子就不会掉下去。

所有孩子都是善良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如果要孩子品格优秀,心理健康,家长首先要在精神上给孩子铺设一条阳光大道。爱孩子,先学会体恤孩子。

4、不要逼迫孩子许诺

儿童经常是想做的更好,让家长满意的,但是他们对自己的情况估计不足,也会出现“不守诺言”的情况。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守信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解决孩子“不守诺言”的问题,从不要孩子许诺开始。不如写作业的这事,孩子放学后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游戏,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应该交由他自己安排,不必去检查他如何安排时间,全然地信任孩子。在任何事上都不要逼孩子承诺,当孩子不必像你承诺时,他就没有机会“失信”了。

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守信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身教大于言传,给孩子讲十遍守信的道理,都不如你守信地去做一件事。父母坦诚对待孩子,无论再小的事,也要对孩子说实话、说真话,而且尽量说到做到,这才是较好的“诺言教育”。

5、“屁”大点事何以成了事儿?

太多的期望加太多的否定,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包袱,他的世界塞满了负能量,格局无法宽广,只能变得胆小、自卑,没有价值感,对外在的评论极为敏感。

如何面对孩子,是检验成人内心是否柔软、是否真有爱心的试金石。无论你在外面多么为人称道,那不是真实的你,只有在孩子面前,才最显露你的真实面貌。你能够改善孩子的唯一途径就是停止强势,中止控制。你变弱些,孩子就开始强大;你不膨胀,孩子的世界就宽敞;你收敛起来,孩子的格局才能变大。

6、家庭教育中不需要法官

所谓的“和孩子一起制定制度”,不过是一个形式,是成人利用强权单方面给孩子制定的。这些“法律”或“制度”充满了强权和虚假,是“恶法”,因为在家中的所有成员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和谐美好的家庭从不需要“法官”。可以说,任何关系中,只要有强权就有伤害,家庭生活尤其如此。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年龄有大小,赚钱有多少,职位有高低,但地位却是完全平等的。父母地孩子的爱,最基本的表达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选择,发展他的个人意志。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上,父母应该让孩子做一切他喜欢的事,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为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并有能力找出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

7、放手的分成怎么拿捏?

“放手”的原则就是,在每一件具体事物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

现在教育中关于自由的分寸或如何放手的分歧,背后的心理基础就是信任或不信任人性的本能。如果一个人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独立的个体,坚信在这个孩子内部,早已具备了“成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就像一颗麦粒具备了所有成为一头麦穗的要素一样,那他就会完全安心于去做最简单的浇水除草工作,而不会精细安排这颗种子何时出苗。何时开花,更不用担心它会长成一株野草。

给孩子“出手施肥”是很好的,因为真正的“爱与自由”就是生命最好的“肥料”,但如果我们把“拔苗助长”也当作“肥料”去用,那就打错特错了。

那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了,希望对大家有启发。我每天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知识点和教育方法帮助大家解决孩子问题,有兴趣的家长和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精彩内容一一为你奉上!

如果您觉得【小天】能帮到您,请关注我们,也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行动!

【更多实用教育育儿文章,敬请关注,我们推崇接地气儿的育儿理念,传播最实用的法】

如果觉得《一个好妈妈胜过100个好老师!妈妈知道的7件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