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艺术的故事】(1):论艺术和艺术家

【艺术的故事】(1):论艺术和艺术家

时间:2022-11-18 23:01:35

相关推荐

【艺术的故事】(1):论艺术和艺术家


导论

论艺术和艺术家

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做其他许多工作。只要我们牢牢记住,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作艺术倒也无妨。事实上,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要是你说一个艺术家刚刚完成的作品可能自有其妙,然而却不是艺术,那就会把他挖苦得无地自容。如果一个人正在欣赏绘画,你说他喜爱的画并非艺术,而是别的什么东西,那也会让他不知所措。

实际上,我认为喜爱一件雕塑或者喜爱一幅绘画都有正当的理由。有人欣赏一幅风景画是因为让他想起自己的家乡,有人喜爱一幅肖像画是因为让他想起一位朋友。这都没有不当之处。我们看一幅画,难免回想起许许多多东西,牵动自己的爱憎之情。只要它们有助于我们欣赏眼前看到的作品,大可听之任之,不必多虑。只是由于想起不相干的事情而产生了偏见,由于不喜欢爬山而对一幅壮丽的高山图下意识地掉头不顾,我们才应该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我们的厌恶,破坏了本来会在画中享受到的乐趣。确实有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会使人厌恶一件艺术作品。

大多数人喜欢在画上看到一些在现实中也爱看的东西,这是非常自然的倾向。我们都喜爱自然美,都对把自然美保留在作品中的艺术家感激不尽。我们有这种趣味,艺术家也不负所望。伟大的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给他的小男孩作素描(图1),一定为他的美貌感到得意。

(图1)

鲁本斯

画家之子

尼古拉斯

约16

黑、红粉笔,纸本

25.2cmx 20.3cm

Albertina Vienna

他希望我们也赞赏这个孩子。然而,如果我们由于爱好美丽动人的题材,就反对较为平淡的作品,那么这种偏见就很容易变成绊脚石。伟大的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画他母亲时(图2),必然像鲁本斯对待自己的圆头圆脑的孩子一样,也是充满了真挚的爱。

(图2)

丢勒

画家之母肖像

15

黑粉笔,纸本

42.1cmx 30.3cm

Kupfer stich kabinett,

Staatliche Museen,

Berlin

他这幅画稿如此真实地表现老人饱经忧患的桑榆晚景,也许会使我们感到震惊,望而却步。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抑制一见之下的不快之感,也许能大有收获,因为丢勒的素描栩栩如生,堪称杰作。事实上,我们很快就会领悟,画的美丽与否其实不在于它的题材。我不知道西班牙画家穆里略[Murillo] 喜欢画的破衣烂衫的小孩子们(图3)是不是长相确实漂亮,但是,一经画家挥笔画出,他们的确具有巨大的魅力。

(图3)

穆里略

街头流浪儿

约1670一1675年

画布油画,

146cmx108cm

Alte Pinakothek,

Munich

反之, 大多数人会认为皮特尔·德·霍赫[Pieter de Hooch] 绝妙的荷兰内景画中的孩子相貌平庸(图4),尽管如此,作品依然引人人胜。

(图4)

皮特尔·德·霍赫

削苹果妇人的室内图

1663年

画布油画,

70.5cmx 54.3cm

Wallace Collection,

London

谈起美来,麻烦的是对于某物美不美,鉴赏的趣味大不相同。图5和图6都是15世纪的作品,画的都是手弹弦琴的天使。相比之下, 很多人会喜欢意大利画家梅洛佐·达·福尔利[Melo zz oda For li] 优雅妩媚的动人作品(图5),

(图5)

梅洛左·达·福尔利

天使

约1480年

湿壁画局部

Pinacoteca, Vatican

而不大欢迎同代北方画家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 的那一幅(图6)。

(图6)

梅姆林

天使

约1490年

祭坛画局部;木板油画

Koninklijk Museum

voor Schone Kunsten,

Antwerp

我自己则二者都爱。要想发现梅姆林画的天使的内在之美,也许要多花一点时间,然而,只要我们不再介意天使的动作略欠灵巧,就会发现他的无限可爱。

美是这种情况,艺术表现也是如此。事实上,左右我们对一幅画爱憎之情的往往是画上某个人物的表现方法。有些人喜欢自己容易理解因而也能深深为其所动的表现形式。17世纪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画十字架上的基督的面部(图7),无疑希望人们从他的脸上看出基督遇难的全部痛苦和全部光荣。

(图7)

圭多·雷尼

荆冠基督像

约1639一1640年

画布油画,

62cmx48cm

Louvre, Paris

其后的世纪,很多人从这样一幅救世主画像中汲取了力量和安慰。它表现的感情如此强烈,如此明显,以至于在路边的简陋神龛和边远的农舍都可以见到它的摹本,而那里的人们对艺术却并无所知。尽管我们很喜欢内在感情如此强烈的表现,但不应该因此就对表现[Tusc att as ler] 两耶受难图(图8)

(图8)

托斯卡纳画师

基督头像

约1175一1225年

耶稣受难像局部;

木板蛋胶画

Uffizi, Florence

对耶稣受难的感受之深,一定不亚于雷尼,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学会理解他的绘两手法,然后才能了解他的感情。在逐渐理解了互不相同的绘两语言以后,我们基至可能更喜爱表现方法不像雷尼的画那么明显的艺术作品,有些人比较喜欢言辞简短,姿势不多、留有余意让人猜测的人,同样,也有些人喜爱留有尔意让他们去猜测和推想的绘画或雕塑。在比较“原始”的时期,艺术家不像现在这样精通表现人物的面客和姿态,然而看到他们依然是那样努力表现自己想传达的感情,往往更加动人心弦。不过,刚刚接触艺术的人还常常遇到另一种困难。他们乐于赞扬艺术家表现自己所见事物的技艺,最喜欢看起来“逼真”的绘画。我绝不否认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忠实摹写视觉世界的耐心和技艺确实值得赞扬。以往的伟大艺术家已经奉献出巨大的劳动、创作了精心记录每一个细节的作品。丢勒的水彩画稿《野兔》[Hare](图9)就是体现这种耐心的最着名的一个

实例。

(图9)

丢勒

野兔

1502年

水彩和水粉,纸本

25cmx 22.5cm

Albertina,Vienna

但是谁能说由于细部描绘较少,伦勃朗的素描《大象》[Elephant](图10)就必然相形见绌呢?伦勃朗不愧为奇才,寥的几道粉笔线条就使我们感到大象的皮肤皱壁重重。

(图10)

伦勃朗

大象

1637年

黑粉笔,纸本

23cmx34cm

Albertina,Vienna

但是,对于那些喜欢绘画看起来“真实”的人,主要还不是粗略的画风触犯了他们。他们更反感的是他们认为画得不正确的作品,特别是年代距今较近的作品,因为此时的艺术家“本来点该更加高明一些”。讨论现代艺术时,我们依然能够听到人们抱怨它们歪曲自然,其实被指责的地方并非不可思议。看过迪士尼[Disney] 动画片的人, 或者看过连环漫画的人, 对其中的奥秘无不了如指掌。

他们知道,在这里或那里改动一下,歪曲一下,不按照眼睛看见的样子去描绘事物有时倒是正确的。米老鼠看起来并不跟真老鼠惟妙惟肖,可是没有人给报纸写信对鼠尾的长短愤慨不平。进入迪士尼魔幻世界的人不会为大写的艺术担忧,他们看动画片跟看现代绘画展览不同,未尝带有看画展时习以为常的偏见。然而,如果一个现代艺术家别出心裁地作画,就很容易被看成是画不出好东西来的蹩脚货。可是,不管对现代艺术家的看法如何,我们都可以毫无保留地相信他们有够的知识,完金能够画得“正确”。如果他们不那样商,原因可能瓦尔特·趣

士尼一样。图11是着名的现代派艺术运动先収者毕加索为《博物志》[Natural History) 画的一幅桶图。

(图11)

毕加索

母鸡和小鸡

1941一1942年

蚀刻画,

36cmx28cm

布丰《自然史》插图

他的绿鸡和毛茸茸的小鸡十分逗人,的确无可挑剔。但是在画一只小公鸡(图12),

(图12)

毕加索

小公鸡

1938年

炭条,纸本

76cmx55cm

Private collection

毕加索就不满足于仅仅描摹公鸡的外形,他想商出化的争强好斗、它的粗野无礼和它的愚和无知。换句话说,他使用了漫画手法。然而这是一幅多么令人信服的漫画啊!

所以,如果我们看到一幅两得不够正确,不要忘记有两个同题点该反锅自间;一个问题是,艺术家是否无端地更改了他所看兔的事物的外形。本书下文讲述的艺术故事,就想让人们对艺家进行改的道理有较多的了解。另一个问题是,除非已经证明我们的看法正确而画家不对,否则就不能指责一幅画画得不正确我们都容易不可待地做出结论,说“事物看起来并非如川”我们有个很奇怪的习惯念头,总是认为自然应该永远跟我们空儿惯的倒翻一样。不久前的一项惊人发现就是个很好的例证。世世代代的人都看见过奔马,参加过赛马和打猎,欣赏过表人们似乎都没有注意到马在奔跑中“实际显现出”的样子。绘画现纵马冲锋陷阵或者追随猎狗驱驰的绘画作品和体育图片,可是作品和体育图片通常把它们画成四蹄齐伸,腾空飞奔,例如19世纪伟大的法国画家热里科[Theodore Gericault] 再现的《埃普瑟姆赛马》[Horse-racing at Epsom](图13),

.

(图13)

热里科

埃普瑟姆赛马

18

画布油画

92cmx122.5cm

Louvre.Paris

此画问世后大约五十年,照相机已经相当完善,足以快拍飞驰的奔马,所拍的照片证明,画家和他们的观众以往都弄错了,没有一匹马奔跑的方式符合我们认为非常“自然”的样子。马的四蹄离地时,腿是交替移动,为下一次起步作准备(图14)。

(图14)

麦布利基

奔驰的马

1872年

连续摄影

Kingston-upon-Thames

Museum

我们稍加考虑就会明白,若非如此,马就难以前进。可是,当画家开始运用这个新发现按照实际模样去画奔马,人人都指责他们的画看起来不对头。

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类似的谬误绝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罕见。我们都倾向于把传统的形状或颜色当作不二法门。孩子们往往以为天上的群星必然是五角星的形状,虽然它们并非如此。坚持画中的天必湛蓝、草必青青的人就跟那些小孩子相差无多,他们只要看到画面上出现了别的颜色就义愤填膺。可是,如果我们能把过去听说的什么青草蓝天之类的话统统置之脑后,好像从其他星球上起航探险刚刚飘临此地,初次面对眼前的世界,就能发现世间万物大可具有出人意料的颜色。有时画家会觉得自己分明是在进行这种探险航行。他们想重新观看世界,把肉色粉红、苹果非黄则红之类公认的观念和偏见完全抛开。那些先人之见当然不易排除,可是一旦艺术家摆脱出来,就能创作出最振奋人心的作品。正是这些艺术家教会了我们从大自然中看到从未梦见的崭新之美。追随他们,效法他们,哪怕我们仅仅凭窗向外一瞥,也会有激荡人心的奇异感受。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推荐阅读


郭润文油画高清细节与技法解读【文末赠高清图】

忻东旺油画高清细节解读【文末赠高清视频与图片】

画面形的认识【之】:由色彩的冷暖倾向归纳 出的形状变化吴冠中画语 | [ 抽象与形式 ( 1 ) ]

如果觉得《【艺术的故事】(1):论艺术和艺术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