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钙片怎么吃_钙片的分类_钙片吃多了会怎么样

钙片怎么吃_钙片的分类_钙片吃多了会怎么样

时间:2023-10-13 02:13:33

相关推荐

钙片怎么吃_钙片的分类_钙片吃多了会怎么样

钙是提供身体所有机能的重要营养素。也就是说,钙质一旦不足,身体就无法正常运作,进而引起各种问题。由于钙质是即使只有一些不足都会危急到生命安全的重要营养素,所以钙质一旦不足,便会从骨胳中吸取。所以补钙是很常见的事,那么钙片怎么吃?接下来小编告诉你。

1钙片怎么吃

1、所谓“晚上补钙效果好”,是因为人体大约在凌晨3时不断地排除旧的骨骼组织,所以,为确保体内钙指数更加稳定,适合晚上补充钙源。注意晚餐不要吃得太晚,以免形成尿路结石。

2、有专家指出,补钙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天临睡前。在一日三餐饮食中,人体可以从食物中摄入300毫克~400毫克甚至更多的钙,当体内通过钙调节机制从尿液排出钙时,血液可以随时从食物中得到补充来维持血钙的水平。到了夜间,人体不再进食,而尿液照常会形成,血液中的一部分钙不断进入尿液,于是为了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这时人体得动用钙库即骨骼中的钙。临睡前补钙可以为夜间的这种钙调节提供钙源,阻断体内动用骨钙,况且钙还有镇静作用,可以有助于睡眠。

3、因此补钙最佳时间应是在睡觉前、两餐之间。要距离睡觉有一段的时间,最好是晚饭后休息半小时即可,因为血钙浓度在后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适合补钙。

2钙片吃多了会怎么样

过量补钙,对身体有害无益,如每日超过2000~2500毫克钙,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还会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有如下危害:

1、补钙过量,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发现,钙不仅不能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相反,骨质疏松患者在摄入高钙后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上升了50%。

2、补钙过量,增加结石病风险。钙并非那么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过多摄入却不能吸收,又同时摄入草酸类物质(多种蔬菜中含有,如菠菜),就可能结合后形成草酸钙结石,较大的结石不能随尿液排出,可能引起肾绞痛,严重者将引起肾损伤。

3、补钙过量,增加心脏损伤风险。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增加,高钙血症会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导致异位钙化,最终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加速心脏病的形成。

4、补钙过量,影响矿物质吸收。人体中的营养素含量需要处于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这有利于相互促进吸收,否则反之。试验证明,高钙的补充可以明显抑制铁、锌、镁、磷的吸收。

5、出现高钙血症。高钙血症的早期表现有严重便秘,进行性口干、持续头痛、食欲减退、烦躁、精神抑郁、口中金属味、疲软等。后期表现有倦睡、意识模糊、高血压、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尿量增多等。由此可见,任何药物都要一分为二,不能掉以轻心。

6、胃肠道不良反应。过量补钙可刺激胃黏膜促使反弹性胃酸分泌,导致胃酸及胃液大量分泌,可引起黏膜充血肿胀,黏膜糜烂或溃疡。过量补钙还可诱发便秘,对健康构成不利影响。

3钙片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草酸—菠菜、苋菜、竹笋

怀孕以后,很多孕妈妈开始注意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是,有些有涩味的蔬菜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在肠道中可与钙结合会形成不溶性的沉淀,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小编建议孕妈妈每天在食用钙片时,不要和以上蔬菜同吃哦。如果只是吃以上蔬菜,不食用钙片,最好是将这些蔬菜用水先焯一下,去掉涩味以后再烹饪。

磷酸―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如果人体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咖啡、可乐、汉堡包、动物肝脏、比萨饼、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就会使钙∶磷的比例高达1∶10~20,过多的磷会把体内的钙给“赶”出体外的。所以,大家在食用钙片期间,尽量少食用碳酸饮料哦。

植酸―大米、白面

大米和白面中含有植酸,该物质与消化道中的钙相结合后,会产生不能被人体所吸收的植酸钙镁盐,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大家在食用大米时可先将大米用适量的温水浸泡一会,这样米中的植酸酶将大部分被分解;而发酵以后的面食所分泌出的植酸酶也能将面粉中的植酸水解,这样做可以避免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钠―盐

盐摄入过多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同时,还可能导致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这是因为盐中含有比较多的钠,而肾脏每天需要把多余的钠排出人体外,相关资料显示,每排泄1000mg的钠,同时会耗损26mg的钙。所以,大家在食用该钙片的时候,饮食以清淡为主。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钙片不能和什么一起吃了吧。因此,小编建议大家,无论是哪类人群补钙,都应该注意它食用注意事项,不要随意食用哦。很多保健品如果食用方法不当,不仅达不到产品原有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其他副作用。以上是钙片的食用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到您。

48大点女性服钙片时需警惕

1、胃酸分泌不足的人碳酸钙要与食物一起吃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钙片多以碳酸钙和柠檬酸钙的形式存在,还有其它形式的钙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钙等。在这些不同的钙中,碳酸钙比较便宜,含钙量高达40%,只有在充足的胃酸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吸收,最好在吃饭时或吃饭后不久,胃酸分泌达到最高时服用钙片,吸收率比较高。柠檬酸钙比较贵,含钙量较碳酸钙低,在21%左右。柠檬酸钙不需要胃酸作用也能吸收,因此老年人胃酸分泌较少,比较适合食用这款钙片。

2、怎样鉴别钙片的好坏

每个厂家生产钙片质量不一定都是一样的,怎么鉴别钙片的质量呢?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测试它们是否能被身体吸收:用一小杯温水或醋溶解一片钙片,看看是否能在30秒内几乎全部溶解。

3、避免食物中的草酸和植酸相遇

在食物中的草酸和植酸是可能影响钙的吸收的。如菠菜、生菜、红白萝卜、红薯、芹菜、青豆、全麦等,它们对不同形式的钙影响是不同的,比如菠菜和牛奶一起食用,可明显影响钙的吸收,但小麦制品对牛奶中钙的吸收就没有什么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否显著,只要食物多样化,就没有必要担心钙的吸收率。这是因为,钙的推荐量本身就考虑了钙的吸收率,不是所有的钙都被吸收的,多样化的食谱使得钙吸收率更接近理论数值;另一方面,钙与草酸结合,去掉了草酸,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于肾结石担心的人,去掉草酸钙比吸收钙更重要。

4、怎样服用钙片

钙的吸收效率还跟吃进的钙量有关,当吃进去的钙比较少的时候,钙的吸收效率会比较高。比如,把含钙量相同的钙片一次吃下去,就不如分成早晚各吃一半的吸收效率高。人体最多每次只能吸收500毫克的钙,因此不要买含量高于500毫克/每片的钙片,否则高含量的钙片一次服用也吸收不了,白白浪费掉。如果你需要一天补1000毫克的钙片,应分成早晚两次各服500毫克的钙片,而不是一次服1000毫克。如果服用钙片后会发生便秘,可以改用小剂量的钙片,服用方法是一天多次服用。

5、补钙勿过量

补钙不是多多益善,每天摄入的钙不宜高于2000毫克,否则就会导致血钙过高、损害肾脏、影响其它矿物质的吸收等危害。有人对补钙担心会患肾结石,现在说法不一,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最常见的肾结石是草酸钙肾结石,摄入草酸过多,再加上饮水过少可能是形成肾结石的主要原因。不管肾结石与补钙是否有没有直接关系,补钙一定不要过量,否则起到不良后果。

6、补钙还需补维生素D

人体吸收、利用钙,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维生素D是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钙的溶解。每人每天对维生素D的需求是5-10微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微克/每天。如果超过每天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超就会对身体健康有害。

7、不要一味的迷恋钙片

我们靠补钙片的效果并不像钙片广告所宣传的具有那么大的作用。据美国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关于补钙剂、维生素D和骨折风险的研究报告,结果表明,补钙对60岁以上的妇女的作用更显著,补钙组髋骨骨折发生率减少了21%。建议最好补钙的方法还是食补,在食物中吸收率最好的是牛奶。其次是豆制品,还有一些其它蔬菜等。

8、其它因素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导致骨质疏松并非只有钙摄入量不足这个因素,还有其它因素,包括遗传、吸烟、酗酒、雌性激素减少、缺少运动、身材单薄、摄入食盐和肉过多、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因此要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补钙,还要尽量减少其它因素,戒烟、戒酒、减少食盐和肉的摄入。每天适量增加有氧运动,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膳食中的食盐和肉过多会使肾脏排泄过多的钙,一次应把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肉控制在50-75克。

5钙片的分类

①第一代:无机钙主要有:碳酸钙、氯化钙、磷酸钙等

无机钙:吸收率低,钙源不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容易产生沉积,服用多有可能会引起肾结石!

②第二代:有机钙主要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

有机钙:无任何毒副作用,吸收率高,溶解的过程中不需要胃酸的参与,适合所有人服用,对小孩、孕妇、老年人或有胃病的人就更加合适!有机钙属于天然的生物钙,能够充分溶解吸收,无残留与沉积,服用安全放心。

③第三代钙:原子钙、离子钙、纳米钙、螯合钙

现在流行说颗粒小的钙是吸收最好。广州医学院骨科主任赵洪普说:“目前市面上保健品宣传纳米钙、螯合钙,称钙越小越容易吸收,这也是一种误导。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和钙的颗粒大小无关”。钙的吸收与维生素D有很大关系,钙片产品中,像体恒健的钙之缘,就含有碳酸钙和维生素D,钙源好,吸收充分。

④第四代钙:乳钙

乳钙是从天然牛乳、羊乳中提取的天然钙。乳钙是乳清无机盐浓缩物,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对肠胃没有刺激,不会造成任何毒副作用,是非母乳钙中吸收率最高的天然钙源。乳钙一般分为牛乳钙和羊乳钙。牛初乳占乳钙市场的90%以上,羊乳钙因原料稀少、工艺复杂,成本相对牛初乳更高,品种也非常少。因此,仅有少数gmp厂商生产,如高点子羊乳维D钙片。

如果觉得《钙片怎么吃_钙片的分类_钙片吃多了会怎么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