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让正常人“证明”自己正常?这本身就不正常!

让正常人“证明”自己正常?这本身就不正常!

时间:2023-09-25 22:50:05

相关推荐

让正常人“证明”自己正常?这本身就不正常!

在跟大家聊电影之前,先和大家说说饶晓志导演。饶晓志导演是一个十分出色的话剧导演,仅仅代表作就有《左耳》、《你好,打劫!》等后来都大红大火的IP作品。其中《你好,打劫!》更是在第九届话剧金狮奖中一举帮助饶晓志拿下了最佳导演奖,当然是话剧导演,为什么反复提及话剧导演这个词呢?听我慢慢说来。

《你好,打劫!》

时间轴盘拨回到,《疯狂的石头》第一次和大家见面,马上就创造了奇迹,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这种结构性的黑色喜剧是这么的经典这么的吸引人,于是从《疯狂的石头》之后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的黑色喜剧电影琳琅满目,而创造这些黑色喜剧电影的人往往都是新人导演,仿佛只要擦到了“黑色”的边角,就可以再次代替“石头”成为新的经典。

《疯狂的石头》

但很可惜,十几年来转瞬即逝,这些所谓的新贵导演却没能拍出一部哪怕接近过“石头”的佳作。反而让人们看到的是无脑的跟风之作,粗制滥造自以为是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国产烂片。但也有一些从中脱颖而出的电影,例如杨庆的《火锅英雄》。

《火锅英雄》

还有周申和刘露的《驴得水》都是个中翘楚,这些成功的作品背后都有一些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导演们都保持了自己的个人特色以及风格,没有被题材或者黑色喜剧的特点和规则所束缚,我想这大概就是他们成功的因素所在吧。

《驴得水》

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说实话我也是最近才刚刚看到,完全是因为马思纯在著名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精彩表演,才让我忍不住再次翻开了这部已经被我错过的电影《你好,疯子》。作为一名资深的话剧导演饶晓志可谓是在话剧圈子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就是这样的狠角色也不甘心就此沉寂在老旧的话剧界内,作为同行率先做出将话剧改编成电影的开心麻花的成功,让饶晓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于是饶晓志踏出了这一步,正式将自己的同名话剧《你好,疯子》改编成了电影。

《你好,疯子》

虽说最后这部《你好,疯子》口碑和票房都没能取得好成绩,但对于小众来说这部电影无疑是优秀的。七个互不认识的正常人莫名其妙被关进了疯人院,这七个人想方设法证明自己不是疯子,为了逃出疯人院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荒唐事,这就是这部电影的缩影。(本文由“犀利影评”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你好,疯子》

电影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7个人被关在精神病院内,为了逃脱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在努力。运用了极大的篇幅为电影收尾时安希的多重人格埋下暗线,将结构性运用的十分出色。那么到底什么是结构性喜剧呢?将几条故事线索交织在一起,在不同的人物和事件当中保留悬念的同时,再用一个个不经意间的巧合无缝衔接到一起,将所有暗线故事融合到一起,最后进行收尾的电影效果就会翻倍快乐。

《你好,疯子》

话痨律师王自健、出口成章历史老师金士杰、混不吝记者周一围、心系女儿的兽医刘良佐、脾气暴躁的出租司机李虹辰,油嘴滑舌的美女公关莫小棋、失忆的疯女人万茜,每一个故事角色就是一条暗线,当所有人在忙着自证清白时的故事,最后都成为了安希的故事,所有人最后其实都是安希分裂的人格,每个人的经历和故事都是安希的经历和故事,最后所有分裂的人格为了让安希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起唱着歌手拉着手结束自己时就到了将故事升华之处。

《你好,疯子》

但毫无疑问电影中最精彩的部分还要属万茜那段五分钟长镜头下的表演,在这个长达五分钟的长镜头人,万茜在一个如此幽闭的空间内一人分饰七角,把所有人的身份如何塑造的过程娓娓道来时的那种孤单感,毫无疑问时剧情和演技的双重爆裂!我更喜欢将人格分裂说成另一种温柔的方式,它更像是一种因为孤独而产生的依赖。

《你好,打劫》

电影的优点说完了,也要说说不足之处。这也是我为什么开篇中反复提及的饶晓志导演作为一名话剧导演出身的原因,这部《你好,疯子》虽说是电影化搬到了大荧幕前,但无所不在的舞台剧影子看得让人十分尴尬,太过用力的表演,完全依赖台词推动剧情,舞台化的场景,这一切都充分的说明导演说故事的能力太过于依赖舞台剧的结构表演方式,作为舞台剧来说十分出色,但作为电影来说让人略微失望。最后吐槽一下这特么哪里是喜剧片,根本就是惊悚片!

如果觉得《让正常人“证明”自己正常?这本身就不正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