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哈佛是没有围墙的大学 整个市镇都是哈佛校园 哈佛园只是一部分

哈佛是没有围墙的大学 整个市镇都是哈佛校园 哈佛园只是一部分

时间:2023-10-31 12:38:36

相关推荐

哈佛是没有围墙的大学 整个市镇都是哈佛校园 哈佛园只是一部分

哈佛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整个市镇都是哈佛校园,哈佛园只是一部分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波士顿著名的哈佛大学,要想熟悉一个城市,先要熟悉它的公交,尤其是地铁。波士顿的地铁,不是用数字标注的几号线路,而是分成橙、红、绿、蓝、灰五种颜色,来代表五条不同的线路。每条线路上的机车车身、站台建筑和地上的标示等,都被漆成本线路的颜色,使人一目了然。

红线地铁上的哈佛站,就是哈佛大学。哈佛地铁站的出口有三个:一是哈佛广场(Square);一个是教堂(Church);另一个是哈佛园(Yard)。从教堂出站口出来,抬头可见一座老教堂,教堂的墙上写着“剑桥第一教区”(First Parish in Cambridge)。人行道上三三两两的人不断走过,倒不像中国校园内清一色的“学生模样”,有不少游客和路人,有时还可以看到一两个中国人。车道上车来车往,但都安静有序,一点也没有喧嚣嘈杂的感觉。

前面不远处,还有一个很复杂的十字路口和红绿灯。教堂的旁边是墓地,年代相当久远。说是墓地,其实就是一块大草坪,上面竖着一些薄薄的石碑,也有几座四方台柜或者尖顶式的墓碑。墓地围栏的下方,有块铜制的铭牌,上面刻有文字说明。墓地正对面,横过马路,是两座类似学校大门的建筑,上面有雕饰,是哈佛园以前的老门,权且把它当作哈佛的“校门”吧。

哈佛是个没有围墙的大学,并无我们在国内常见的学校“大门”,整个这一片市镇都是哈佛大学的校园。哈佛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墓地往前,走过交叉路口,是一大片空地。阳光从婆娑的树叶中照射过来,在草地上撒下斑驳的影子。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剑桥公园(Cambridge Common)。最初在1630年代,它也与波土顿公园一样,是个放养奶牛的地方。邦克山战役后,华盛顿带领的“大陆军”就驻扎在这里。

他们就是从这里走向美国独立战争的“八年抗战”的。空地中间有几座雕塑,其中有座人像群雕是表现“饥饿”的。还有一座很高的纪念碑,好像是纪念阵亡将士的,上面有林肯的站立像,林肯像的上方还有一个站立的人像。纪念碑四周刻有很多英文的说明文字。但因那些文字的颜色,与碑墙的颜色都是大理石的白色,不仔细借着光线去认,很难看清。

马路上的阳光越强烈,整个纪念碑就越显阴暗,字迹越不好认。继续往前走,又可看到一个学者模样的站像雕塑。斜对面又是教堂,旁边还有一些矮的白色房屋和一些大楼。那些白色的矮房子,据说就是当年奥巴马读书时,编辑《哈佛法律评论》的小屋。而那些大楼呢,就是哈佛法学院了。

再回头看墓地对面的“校门”,其实是两个类似拱门的通道。每个拱门的铁栅门,平时都只开半边,供人出入。拱门的上方,刻有哈佛的校徽,就像摊放着的三本书:上半部的两本书上分别刻着“VE”和“R”;下半部的那本书上,刻着“TAS”。因为不是彩色要仔细打量,才能看得清楚。“ VERITAS”在拉丁语中,是“真知的意思。大门两边的墙上,刻有文字介绍和古罗马风格的人物浮雕。

没想到一进哈佛,首先看到的不是“某某大学”的牌匾,倒是些教堂、墓地、雕塑和“烈士纪念碑”之类的东西,两道砖墙的拱门也很古旧,没有一点世界一流大学的“范儿”。这里也没有国内大学上下课人流高峰时,那种人头攒动和拥挤不堪的景象,总之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大学或“单位”,倒像一个清新的小市镇,远离喧嚣,又不显偏僻荒凉。偶尔传来教堂悠扬清脆的钟声——“当—当—当—”,更平添几分宁静。

看到哈佛园里参天的大树和大片的草坪,不由得想起林语堂在回忆自己当年哈佛求学经历时讲过的一段话,大意是:大学就要像个丛林,不仅要给猴子们提供任意攀爬的机会,而且要凭它们自己的本性,去选择要吃的果子。

哈佛的砖房以红色居多,体现的是哈佛的主打颜色——深红。波土顿是个注重颜色标志的地方,不光地铁,哈佛大学也是如此。好了,关于哈佛大学,我就先写到这里了,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那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吧,如果大家喜欢小编的这篇文章,那请多多点赞和分享吧。

如果觉得《哈佛是没有围墙的大学 整个市镇都是哈佛校园 哈佛园只是一部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