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生活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

生活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

时间:2020-08-15 10:41:37

相关推荐

生活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

在这两个“我们”身上,最可贵的是那种对自己,对对方的真诚,甭管是不是男女朋友,甭管最后是遗憾还是悲伤,都彼此珍视。虽说两人的戏份相当,但实际上身为男生的见清更像是主角,相比周冬雨的心直口快,没心没肺,井柏然明显是收着演,有一种被未来和理想牵扯的沉重感。小晓的性格是整部影片的节奏和色彩,她的活泼,仿佛是给男友的安慰剂,但她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事业似乎也毫无起色,回忆中的片段更像是功能性的交代,回答见清的自责“过得好不好?” 总给人一种跳脱的段落感。

刘若英作为演而优则导的女性,很难得在作品中兼顾了男性和女性视角,周冬雨的表演很灵动,但洒脱有余,细腻稍欠,或许这就是孤独者的通病,外表的开朗,是用来掩饰内心的脆弱的。奶茶当年可是凭借《少女小渔》出道的,她师父张艾嘉在《相爱相亲》里还刻画了三代女性,小晓大概不属于她们任何一种人,既没有家人的牵挂,也没有传统的束缚,只有那封信,像是留给她的一点点慰藉。 见清虽然也孤独,除小晓外也没有啥朋友,好歹家中还有个老爸,相对完整的家庭,也就有两代人,两种生活环境的对照,更助于丰富他内心的层次。

一个大学生卖碟,摆摊,当客服,送快递,很幸运靠着自己写的游戏成功了,买得起大平层了,这种“跨越式”来得太突然,姑且当作是种理想化吧。这种理想化的代价,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父亲和女友,都没能分享到所谓的成功,如果不是飞机上的偶遇,那件清几乎就断了和过去,和家乡的联系,这也是许多北漂们内心矛盾的地方。田壮壮饰演的父亲,就象征着“家”,无论是蒸豆包,吃火锅还是写信,他基本上都处于一种温暖的色调之中,沉浸抒怀,比起《相爱相亲》里那个陪王太太练车的教练,这个传统而又固执的父亲形象,更像是从第五代走出来的。 具象的时代印记,在青春回忆的题材里很常见,《后来的我们》在这点上处理得很克制,除了用于联络的手机,没有太多刻意标注的时代感。

现在这样的结构很简单,就按照事件顺序回忆,从到,清晰,不必时刻诉诸于伤感。刘若英在圈里的人脉和资源,足以辅助首次执导的她把握全局,摄影李屏宾,剪辑廖庆松,声音杜笃之,还有陈奕迅的主题曲...看看这些名字,就知道技术上靠谱了。从幽默的对白到催泪的决定,孤独的特写或是群居的俯视,这些彩色的生活细节很真实,偏偏是见清那个小晓开跑车的想象没有拍出来,这很好,因为真实才有力量,足以冲淡现实的黑白。

如果觉得《生活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