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养育男孩 不想儿子变“娘” 这4句话不要挂在嘴边

养育男孩 不想儿子变“娘” 这4句话不要挂在嘴边

时间:2021-11-20 14:54:07

相关推荐

养育男孩 不想儿子变“娘” 这4句话不要挂在嘴边

吴京上《开讲啦》这个节目时,说起自己拍《战狼》的初衷,是想让中国的观众看到,现在的中国男人不光有清秀瘦弱的“小鲜肉”,还有这样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普通大众的审美开始倾向于那些带有“阴柔”之感的男孩子,虽然帅气,但总是有些“娘”。有很多追星族妈妈都说,那种明星只能是远距离欣赏,如果自己的儿子变“娘”,自己还是无法接受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更希望自己的儿子具备男孩子应有的男子汉气概,不要倾向于女性化。

男孩与女孩不同,需要的教育方式应该更“粗放”

与女孩的的温柔、文静、细腻敏感不同,男孩本身的天性更倾向于好动、调皮、张牙舞爪,有时甚至很叛逆,不听话。这也是为什么父母都说,男孩比女孩难带难管的原因。

男孩子本性如此,喜欢爬高上低,喜欢调皮捣蛋,这是由于他们体内的睾丸激素在起作用。身边有太多父母,都习惯性地压抑男孩的天性,比如不许男孩玩脏兮兮的泥土,不许跑跳,不许打闹,要安静,要老实,最好像女孩一样,文文静静的。

这种强制的压抑使男孩难以释放天性,变得“阴柔”,同时也打击了男孩的探索欲和积极性,是对孩子的个性的扭曲。

再加上大部分家庭中,都是由妈妈、姥姥、奶奶来带娃,长期生活在女性的包围中,跟爸爸相处的时间太少,从爸爸身上吸取的阳刚气严重不足。

男孩和女孩本来就有本质的区别,男孩的教育应该更加粗放些,甚至粗糙些,但现在的绝大多数家长,都在不知不觉地按照女孩的标准来要求男孩,不利于男子汉气概的塑造。

著名的浙大校长郑强教授多年前就提出过这个问题,男孩子幼年时,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加上大众审美的偏向,是许多男孩子越来越“娘”的原因。

家有男孩的父母注意,这4句话不要挂在嘴边

男孩的情感发育要比女孩晚得多,所以养育男孩,需要付出比养育女孩更多的宽容、尊重、耐心。

1)哭什么哭!你又不是女孩!

大人们通常认为,哭只是女生的专利,男孩子就应该坚强,不能动不动就哭,流眼泪是没出息的表现,还经常用“男子汉”“坚强”“勇敢点”来激励孩子,试图堵住男孩的眼泪。

但不让孩子哭,孩子没有情绪发泄的渠道,也没有了解、接纳自己情绪的机会,久而久之,共情能力得不到锻炼,长大后情商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缺陷。

2)就知道调皮捣蛋!

调皮捣蛋放在男孩子身上,就成为被爸妈和老师诟病的缺点,但放到女孩身上,就变成了活泼可爱。

在千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男性始终是保卫家庭、外出狩猎的角色,所以攻击性强、竞争意识强,并且注重秩序感,好动,这些都是从原始社会就深深地刻在基因里的本性,家长过度的打压,会使孩子失去了健康的成长空间,使孩子慢慢丧失男子汉该有的气质。

3)你看你就会添乱,快放下!我来做!

男孩子在父母眼里,是只会添乱、帮倒忙的捣蛋鬼,有时候孩子想要表现一下,帮父母做点家务活,总是被严厉制止。甚至是孩子想自己穿衣服、叠被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也觉得孩子做得太慢,浪费时间,亲自上手帮孩子完成。

这种带着嫌弃和鄙夷气息的溺爱,对男孩来说是极其不健康的。男孩需要参与家庭事务,锻炼责任感和自信心,如果事事都替他做决定,剥夺他尝试的权利,当有一天你希望他承担起责任时,却发现他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依赖别人已经成为习惯,到时候后悔晚矣。

4)找你妈去!

这句话常常出自于“父爱如山”的父亲之口,在家庭中,爸爸总是有各种借口把孩子推向妈妈。在男孩的成长中,爸爸不仅是一个守护神的角色,更大程度上是孩子的偶像和榜样,男孩需要通过父亲看到一个男人应该如何对待事业、对待家庭,如何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所以爸爸的陪伴至关重要。

养育男孩,爸爸要多带儿子参与家里的劳动,比如修理家用电器,做些体力活,还应多带儿子进行体育锻炼,塑造孩子的坚毅性格。

实际上,妈妈不是养娃的主力,妈妈应该是爸爸的“助攻手”,真正带领孩子成长的,应该是爸爸。

养育男孩的套路与技巧,与养育女孩有很大不同,只要多多用心,用情,每个男孩都是一个男子汉。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养育男孩 不想儿子变“娘” 这4句话不要挂在嘴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