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时间:2021-06-21 02:10:01

相关推荐

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据调查显示,我国2~5岁的孩子乳牙的换龋率高达72%,平均每个孩子有2.8颗蛀牙。这一数据非常令人担忧。

一、乳牙的重要性

乳牙列的健康与完整对后来恒牙的萌出与健康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维护好了乳牙就为后恒牙的健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1. 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2. 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3. 利于发音及保护心理

二、乳牙龋齿的危害

乳牙龋坏不但影响牙体基本功能,还会对儿童的美观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未及时治疗,乳牙龋坏会不断进展,导致乳牙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伴随出现充血、水肿、压迫神经等一系列症状,所产生的强烈疼痛也给儿童的学习与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影响继承恒牙胚的发育,使牙齿萌出过早或过迟、釉质发育不全或萌出位异常等。

三、乳牙龋齿的预防

儿童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很低,普遍存在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行为。因此,家长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家长需要通过多渠道的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并付诸实践。同时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十分必要,每半年或一年的口腔健康检查,有助于医师及时了解儿童口腔的健康情况,适时地给予科学、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乳牙防龋措施

1、 BASS刷牙法

Bass刷牙法,又称水平颤动法,是去除邻间隙菌斑,且不伤及牙龈的最有效方法。选择软毛牙刷,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按压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做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10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mm,每次刷2-3个牙。再将牙刷移动至下一组牙时,注意重叠放置。前牙舌腭侧如牙弓狭窄,可将牙刷垂直,压刷毛进入龈沟及邻间隙约45°角,对着牙长轴做短颤动。牙合面的刷牙动作是将刷毛紧压在牙合面,使毛端深入点隙,做前后方向颤动。

2、局部使用氟化物

氟化物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防龋手段,其防龋作用是降低釉质的溶解度,增强釉质表面抗酸能力和再矿化能力。

氟化物防龋主要是局部氟化,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氟化物直接用于牙齿表面,增强牙釉质表面矿化程度或促进再矿化,促进氟化钙沉积,提高牙齿抗龋力而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

3、 窝沟封闭防龋

牙面有许多不同形态和不同深度的点隙裂沟存在,即窝沟,容易龋坏。窝沟封闭技术是WHO推荐的口腔预防适宜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伤、安全简便的防龋技术,儿童易于接受。

来源:无锡交通广播

如果觉得《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