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育儿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天天育儿网 > 防沙治沙助力西藏山南地区精准脱贫

防沙治沙助力西藏山南地区精准脱贫

时间:2023-03-20 11:24:58

相关推荐

防沙治沙助力西藏山南地区精准脱贫

山南防沙治沙三十年成果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蕾、高梦宇):西藏山南市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然而江边两岸有45万多亩的沙滩地,夏秋季洪水淹没长达2个多月,冬春寒冷大风,严重影响了山南地区的经济发展。2017年4月,有着丰富治沙经验的亿利资源集团根据2016年11月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的协议,进入山南地区开展防沙治沙,助力山南地区精准脱贫,并积极打造生态山南。

亿利资源集团

创建于1988年的亿利资源集团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有着三十年治沙经验,2013年曾获联合国“全球治沙领导者奖”。亿利山南项目公司副总经理迈拉苏告诉记者,2017年4月他们来到西藏后,借鉴库布齐沙漠的治沙模式,依靠水汽法技术在没有植被的沙漠区进行造林,目前成活率达到85%以上。

亿利资源集团防沙治沙成果

迈拉苏解释说,在没有植被的沙漠区造林很难,以前老百姓用铁锹在沙漠里挖坑种树时,由于干沙层很厚,不断流进坑里,种得很辛苦,成活率也就10%左右。亿利公司在30年的治沙过程中总结出水汽法,即用离心水泵从地下抽水,水管与空心钢管连接,以钢管作为冲击水枪,通过水泵压力,直接在沙漠里打坑,直径很小,也就五公分以内,能打一米深。

迈拉苏介绍:“沙漠里原来种树种不活的很大的因素一个是很不好浇水,不好养护,再一个用人工挖坑时坑很大,树种进去后与土壤没有很好结合。而(用水汽法打坑)坑直径很小,而且很深,沙漠往下越深水分越好,对树成活率有保障作用。原来一个人一天一亩,现在用水汽法两个人配合一天达到近40亩,效率大大提高。”

迈拉苏指出,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汛期过后,很多河床露出,一刮风沙尘起来,顺着河谷形成沙尘暴,形成破坏性的荒漠区。他指出,荒漠防治和生态修复是长周期的项目,五年才会有初步效果,十年能有明显效果,十五年以后效果基本形成。

迈拉苏十分看好山南防沙治沙的前景。他说山南的项目旨在生态扶贫,不仅6000亩的防沙治沙工程,还有1000亩以核桃树、苹果树、杏树、桃树和云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建设。

迈拉苏说:“这片区域建成以后,在经济林建设基础上,最后形成生态观光、科普宣教、旅游采摘相结合的大型园区。这片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马上建成山南拉萨通车的高速公路,再加上原有的桑耶寺(西藏第一座寺院),人文和自然优势结合,整体打造园区,最后成为脱贫攻坚的平台。”

此外,他们还实施了1000亩精品甘草示范区工程,平整土地后种植甘草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

迈拉苏表示:“甘草是名贵的中药材,通过种植、管护、采摘、深加工整个产业推动模式,带动周边老百姓增收。”

迈拉苏说,近些年生态治理成果出来以后,老百姓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参与防沙治沙工程后收入也能提高,大家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越来越强。

护林员父子达瓦坚参、达瓦欧珠

次仁顿珠是山南乃东区常委泽当镇委书记。他说如今泽当镇的老百姓,只要一说要植树造林,不用打卡考勤,有时候村里和镇里的领导还没到,老百姓就已经种植了几十亩,积极性非常高。他说这与去年开始实施林权制度有关。

次仁顿珠说:“国家有生态补偿,林权证也办了,老百姓可以把林地抵押贷款,既改善了生态,又鼓起了老百姓的包包(钱包)。再一个整个林子里冬天没有绿植可以放羊,羊吃叶子后长得非常好,整个生态循环起来,起到施肥的作用。”

护林员达瓦坚参

71岁的老人达瓦坚参是山南市建设的雅江防护林的一名护林员。他从1979年开始就从事护林工作,巡查林子、赶盗伐者、灌溉、剪枝、义务种树等。

达瓦坚参说:“(刚开始)那段时间,这里天特别冷,风也大,种树特别困难。我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这个工作里,发现这对改善环境是有帮助的,为了这样的一个目标,我就坚持了30年。”

老人的儿子达瓦欧珠说最初父母会因为爸爸的这份工作发生争吵,爸爸都会对妈妈说虽然这份工作工钱少,但是我热爱树木,这是我的一份事业。受父亲的影响,达瓦欧珠27岁退伍后,也成为一名护林员,如今已干了十多年。

达瓦欧珠称,“以前这里都是荒山沙漠,大家都觉得没有什么希望,即便是种树也不敢想象能成为现在这样,大家都会觉得这些树不太可能在西藏成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环境确实在一点一点的变好,我也开始觉得只要付出就会不一样, 才开始越来越支持父亲做这份工作。”

乃东区副区长宗巴说,如今乃东区的老百姓每人每年至少要种十棵树,每年对树进行修剪,修枝后可以把枝条卖给其他地区的百姓当柴火用,在环境改善的同时收入也得到了增加。

宗巴说:“三十年前,乃东区的植被覆盖率只有10%左右,30年后乃东区47个行政村植被覆盖率80%左右。能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二是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群众重视植树造林。现在林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环境更加舒适。”

如今,雅江山南段防护林已初具规模,成片栽植树木4500余万株,建成防护林45万多亩,形成一条长160千米、平均宽1800余米的绿色长廊,既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群众收入。

如果觉得《防沙治沙助力西藏山南地区精准脱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